追星切莫冲破“名人患者”的隐私界线
10月27日,某位艺人在江苏省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就医的信息被泄露。有视频显示,医院医护人员在这位艺人走后轮流躺床上,其使用过的吊水针头和注水包疑被医护人员出售给粉丝。10月28日零时,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发文回应称,涉事的相关工作人员已被停职,后续视情节严肃处理。
据医院调查,这位艺人吊水针头被出售并不属实,但其就医信息确实被泄露并拿到网络上进行传播,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医院应当及时收集本单位产生的医疗废物,并按照类别分置于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的专用包装物或者密闭的容器内。所以,无论是医护人员将艺人吊水针头去叫卖,还只是拍照,都凸显了所在医院收集医疗废物制度不够健全。
艺人就医信息泄露这事本身,不能当成娱乐新闻付诸笑谈。根据《侵权责任法》第六十二条显示,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对患者的隐私保密。泄露患者隐私或者未经患者同意公开其病历资料,造成患者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法律边界已明,但艺人就医信息却屡屡被当成公共传播产品来流通。就在今年8月,网上发布一张国内一线演员在某医院就诊的病历单,在婚姻状况一栏填写的“已婚”情况,引起网友热议。对此,这位艺人不得不发表“严正声明”,指责没有职业道德的医护人员,并表示病历上婚姻信息是错误的。
不止一例的艺人就医信息流出,暴露出医疗行业对于患者隐私权益保护存在的一些不足。作为具有专业技能才能上岗的职业群体,要时常面临医疗权益纠纷,医护人员首先要懂法、学法和用法。事实上,在医院里,法律知识普及早就是“必修课”,但在具体操作的时候,因“一时兴起”将患者的权益搁置到脑后的情况时有发生。这种“知”与“行”的背离,凸显出个别医院在普法教育上存在的现实问题。
诚然,作为公共人物,艺人的工作细节、生活方式、形象展示都是自身运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适当的曝光度也意味着艺人要把部分隐私权让渡给公众。但这种让渡并非漫无边际,它同样有边界。艺人除却明星的光环,本身作为“人”的法律权益,是不容侵犯的,普通人也是如此。尤其是就医信息,包含了大量的个人高度隐私,有些还能直接影响事业发展的走势,更应“加密升级”。因此,充分保护患者的权益,也是一种“妙手仁心”。
(特约评论员 谢伟锋)
上一篇:高额的店面租金、管理费用和员工薪酬让停业期间的书店重不堪负
下一篇:但之后乞贷已经偿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