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早點走出“生態魔咒”
“央視財經”的一則報道,再次把普洱茶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這次瞄准的是國有林。據報道,普洱名山易武的茶農,不但採摘國有林甚至自然保護區的茶葉,還在裡面毀林種茶,讓原始森林留下傷疤。報道標題有些驚悚:哭泣的綠肺。其實,國有林的概念流行普洱茶界,已有四五年。“不是不報,時候不到”,炙手可熱的國有林於今遭到迎頭痛擊。
不妨回溯下“國有林”的前生今世。2007年普洱茶市場“崩盤”后,古樹茶和山頭茶概念崛起,對雲南茶葉市場回暖和發展起了很大推動作用,順應了消費細分和個性化潮流。二者的效應疊加,也不斷把消費者引向更加小眾化的山頭,甚至引向人跡罕至的深山老林。易武的薄荷塘、百花箐、銅箐河、天門山、鳳凰窩、灣弓等,是其典型代表,光聽這些名字,就知道它們有多遙遠神秘。
只是,真理往前一步成謬誤,山頭古樹茶一旦越過法律紅線,就會變成“美麗的陷阱”。
國有林之所以流行,一是口感,二是稀少,三是生態。口感因人而異,稀少的茶也多,生態成了無往而不利的“必殺器”。想想國有林裡野性的自然環境,加之望不到頂的高稈,仿佛貴有貴的道理。某種意義上說,國有林古樹茶站到了雲南茶葉生態“鄙視鏈”的塔尖上。相比國內其他茶類和茶區,對於以生態為賣點的雲南普洱茶來說,國有林於是一時風頭無倆。隻不過,這個“生態”的塔基,真那麼牢固?
雲南普洱茶走進了一個“生態魔咒”,成也生態,敗也生態。成也生態好理解,不施肥、不打農藥幾乎成了好茶的標配,清風明月的自然環境,確實讓外地消費者折服。敗也生態,一是因為生態這個概念本身籠統模糊,二是給行業作繭自縛下了套,最終越走越遠越小眾,反過來會傷害幾百萬茶農的主體。物極必反、過猶不及,“生態經”切莫念成了“緊箍咒”。按國際標准,沒有“生態”這種模糊用語,人家是有機、綠色,是一條條嚴苛的檢驗標准。“生態”和“有機”看似異曲同工,其實隔著好幾座山幾條河,是科技和故事、作坊和工廠、小農和資本之間的鴻溝。
貴州幾百萬畝茶園沒有刻意突出原生態,各大綠茶也沒刻意突出原生態,因為人家知道,農藥沒那麼可怕,經濟作物施肥很正常,連片茶園怎麼可能不用!一句話,符合標准就得了。而妖魔化肥和農藥,過於強調天然,讓人以為山野才安全,古樹才好喝,把茶園推向對立面,得不償失,畢竟雲南茶葉主體是茶園。如今國有林生態但不合法的尷尬,其實是對放任生態跑偏的反諷。普洱茶造出了一個三角形產業結構,而人家是梯形、四邊形,誰的產業容量大?更不用說,把自己架上生態野性的高位,難免假貨橫行濫竽充數。
茶葉半是天然半是工藝,是內質和人文的合成品,“文質彬彬”最好,因為質勝文則野。無論強調古樹喬木,還是追求與大森林混生,其內在邏輯,都想借助自然之力來美化產品,貪天之功在工藝上保守偷懶。雖滿足了國人尚古自然的追求,卻造成奇怪的“返祖現象”。這種邏輯暗示“普洱新生茶更好喝”,豈不知新生茶茶多酚等含量高,對腸胃的刺激性強,實在不算健康飲品。國際上對普洱茶保健的研究褒獎,一律以熟茶為樣本,不說明問題嗎!
其實,普洱茶走出“生態魔咒”,已有很多努力和顯而易見的趨勢。科技普洱才是利器,許多企業在技術創新和科學研究上,已攻城略地斬獲許多專利。發酵的熟茶茶性溫和友好,適應人群更廣,已是許多成熟企業的必爭之地。業內也在發力專業化倉儲,瞄准后發酵環節,以時間的沉澱換取更醇和的口感和利潤。一些州市推廣生態茶園改造,讓“生態”回歸本味。這些趨勢都說明,產業和標准化才是浩蕩潮流,普洱茶正與粗放低端和故弄玄虛告別。
“千億雲茶”的目標追求,須弘揚理性科學的茶文化。拋棄不切實際的生態概念炒作,回到常識回到標准,警惕少數人追逐暴利、置行業安危於不顧的“茶山表演”,利大於弊。普洱茶真該舍去標新立異的消費誤導,走茶行業的大道正道,大舍才能大得。也唯有如此,我們在端起普洱茶時,才不會談玄論道又毫無底氣,才能好好喝茶。
推薦閱讀
死貴的國有林普洱茶,其實是贓物
(責編:朱紅霞、徐前)
下一篇:要坚持“服务为先、同频茶叶蛋的做法 东和茶叶网 茉莉茶叶的功效与作用 茶叶 茶叶蛋的做法及配料 茶叶蛋 茶叶的功效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