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顶山茶传统制作技(工)艺中的“工匠精神”
细闻一抹茶味 传承一脉馨香 ——蒙顶山茶传统制作技(工)艺中的“工匠精神”
2019-11-08 16:38 来源:世界茶源生态名山
原标题:细闻一抹茶味 传承一脉馨香 ——蒙顶山茶传统制作技(工)艺中的“工匠精神”
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
茶祖吴理真在蒙顶山上种下七株茶树
成就了雅安100万亩茶园
如今
经过历代的传承和发展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和蒙顶黄芽传统制作工艺
被越来越多人熟知
南方有嘉木,雅安出好茶。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两项传统制作技(工)艺的发展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在机械制茶繁荣的今天,流传千年的手工制茶技艺该如何实现创新,进而实现“全民传承”,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
▲手工制茶
用心经营
传承文化遗产
每年的谷雨到立夏,是蒙顶山茶人一年中最忙的时节,年逾古稀的魏子文也不例外,整天起早摸黑,从采摘到生产,从包装到市场,从冲泡到品茗,从理论到实践,他都忙得不亦乐乎。
魏子文,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
正午,迎着洒进室内的阳光,魏子文站在茶叶加工坊的铁锅旁,双手不停地揉捻着一个茶团,额头上渐渐渗出汗珠。
“手工制茶技艺传了几百年,愿意坚守的人不少。” 魏子文说。
魏子文揉捻茶叶时,记者发现他的手上满是老茧和伤疤。他说,手工制茶不能戴手套,也不能用工具,在温度高达300℃的炒锅上,制茶者只能用手在茶叶间翻炒、揉搓,一不小心手上就会烫出水泡。
“制茶是个辛苦活,炒制茶叶至少需要1个小时,制茶人要精确掌控每一道工序,如果一道工序做不到位,就会导致制茶失败。
在魏子文看来,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一定要传承下去,更何况手工制茶更好地保持了茶叶原有的天然风味,品质要比机制茶高很多。
“我有责任和义务,把这门祖宗的手艺传给后代。我要让这门传统的手艺走出山外,让现代人看到它、欣赏它、赞叹它。”说到传承,魏子文嘴角泛起微笑。
如今,魏子文年事已高,其子魏启祥渐渐从他手中接过接力棒。
父亲对茶的热爱和付出,在魏启祥看来就是所谓的匠心。大学毕业后,他毫不犹豫地跟着父亲继承了家中的茶业。
“不仅仅是制茶技艺的传承,创新创造才是不断赋予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继续前进的动能。”魏子文说。
随着科技的发展,制茶业的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有些制茶企业引进先进的制茶机器,可自动完成一系列制茶工艺。但纯手工的传统制茶方法,因手工制出的茶口感更好,更能保持茶叶原有的香味,仍广受市场欢迎。
张强,蒙顶黄芽传统制作工艺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说起蒙顶黄芽传统制作工艺,他头头是道。
“自唐代形成,历代口传手授,至清光绪年间工艺集成,历经明初、清末传承开拓,新中国成立后挖掘、弘扬,蒙顶黄芽制作工艺得到了应有的恢复和发展。”
“跟其他蒙顶山茶的制作工艺比起来,黄芽制作难度要大很多,但这并不影响我要传承和发展这项工艺的决心。”张强说,因为爱茶,他不愿意看着蒙顶黄芽传统制作工艺失传,他要尽全力让蒙顶黄芽传统制作工艺发扬光大。
作为传承人的他一方面带徒传艺,通过口传心授、现场操作指导等方式,不断提高蒙顶黄芽传统手工制作工艺水平。
一方面,坚持创新。在借鉴父辈宝贵的传统工艺上,运用现代技术,寻求突破。“只有不断完善自我,才能让蒙顶黄芽传统制作工艺在发展中传承。”张强说,传统手工工艺固然重要,但也要懂得创新,才能适应现代市场的发展需要。
作为传承人,张强是蒙顶黄芽传统制作工艺的活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