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蛰

田畴织锦绣 沃野好风光 云南普洱谱写乡村振兴新

2020-07-06 23:30分类:普洱茶 阅读:

 

党的十九大以来,云南普洱市委、市政府按照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突破口,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着力点,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为根本动力,全面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农村文明进步、农民增收致富。如今,一轴富美乡村的和谐画卷正在普洱这片沃野上徐徐展开……

产业引领 打造富裕乡村

小小一罐“百花蜜”,从佤寨走到网上,引来百万网友“围观”,一次直播活动销售产品3.9万件,销售总额达到237.4万元。这是今年3月西盟佤族自治县天然蜂蜜创造出的佳话。

西盟县勐梭镇班母村2018年引入云南丁氏蜂蜜集团发展养蜂产业,如今,村里已经养殖了2000群中华蜂。同时,安排10户具有强烈发展意愿、良好培养潜质的贫困户到企业务工,每月领取工资2600元,每人每年可有31200元的稳定收入。近年来,西盟县通过构建“政府+企业+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模式,帮助当地农户发展“甜蜜事业”,产出的蜂蜜品质、口感获好评,仅2018年就带动5118户贫困群众户均增收2300元。

一罐蜂蜜甜了一个村,一片茶叶香了一个村,一个牛油果富了一个村……特色产业演绎富民兴村的故事,正在普洱不断涌现。

乡村振兴,产业是核心。因地制宜、选准产业,精心培育、久久为功,形成规模、发挥效益,让农民捧起“金饭碗”,才是乡村振兴的落脚点。近年来,普洱市以产业兴旺为重点,按照“一产抓特色、二产抓突破、三产抓升级”的思路,通过建设示范基地、培育龙头企业、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等方式,强化政策扶持、技术下乡、金融服务、品牌打造,不断推进农业产业有机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信息化,提升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依托独特的资源禀赋,普洱坚持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道路,重点打造茶叶、咖啡、生物药、肉牛、水果五大产业,已初步建成生物产业基地、清洁能源基地、现代林产业基地、休闲度假养生四大产业基地,特色农业、绿色工业、现代服务业、智能产业四大新型产业“4+4”产业集群。全市茶叶、咖啡、橡胶、生物药业、林产业、蔬菜、水果、甘蔗、蚕桑、烤烟、畜牧、渔业等优势特色产业保持稳步增长。

以推动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为抓手,普洱市积极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工作,着力构建绿色有机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质量标准监管体系。2019年“云南十大名茶”评选,普洱占4成;“云南十大名药”评选,普洱占2成;“云南十大名果”评选,普洱占1成;2019年云南省绿色食品“20佳创新企业”评选,普洱占2成。思茅区和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分别荣获全省“一县一业”示范县和特色县称号,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劲的产业支撑。

生态建设 打造宜居乡村

沿着平整的水泥路,走进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嘉禾乡联合村,清一色的两层小楼,路旁和农户院落里的花花草草,为村落锦上添花。

走进村民蔡晓林的家,他带着记者一边看一边介绍:自来水管直接通到家里,楼下有水冲式厕所,各家各户的牲畜圈舍集中建盖在村边。村里的房子修建得这么漂亮,老一辈人根本不敢想。

乡村振兴,不仅要实现“产业兴旺”,还要实现“生态宜居”,联合村的美丽嬗变,就是一个生动的缩影。近年来,普洱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扎实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聚焦群众最关心、最期盼解决的垃圾、粪污、空间治理等难题,全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各乡(镇)都有指定的收集、运输、处理设施,农村生活垃圾得到处置的自然村比例达到89.16%;乡(镇)镇区生活污水收集率达到60%的乡(镇)占比达95.15%,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为53.40%,生活污水得到收集处理或资源化利用的自然村有5094个;2019年,改造提升乡(镇)镇区公厕150座,完成行政村村委会所在地公厕改建256座,建制村公厕覆盖率达100%,完成无害化卫生户厕改建82088座,全市农村人居环境逐步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

繁荣文化 打造文明乡村

郑重声明:喝茶属于保健食品,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如果患有疾病者请遵医嘱谨慎食用,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从鲜叶采摘到毛茶审评到称重装箱

下一篇:与他人长期保持不正当性关系等问题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品茶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