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坦洋:百年红茶重塑绚烂
绿水青山环绕的坦洋村。
初冬,已是红茶加工尾季,但在福安市社口镇坦洋村街头巷尾依然弥漫着一股醇厚醉人的茶香。循着香味走进领头洋茶叶合作社的加工车间,负责人林岩忠正忙着整理刚购入的500斤茶青,工人们则在焙茶室里“烤”得满头大汗。“今年红茶市场持续走好,我们加工了500多担,合作社里20多户社员可以过个好年了。”林岩忠高兴地说。
几百年来,坦洋村的命运始终与“坦洋工夫茶”捆绑在一起,茶兴村兴,茶衰村衰。历史沉浮中,村子“茶季到,千家闹,茶袋铺路当床倒,街灯十里亮天光,戏班连台唱通宵。”的繁华盛景一度成了村民遥远的共同记忆。
对此,复兴村庄与“坦洋工夫”的百年荣光就成为几代坦洋人的夙愿。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以促进茶叶生产恢复发展。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主要是国营茶厂管理,村民生产积极性没有得到释放,发展步履依然缓慢。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祖国大江南北,让坦洋村在崭新的历史环境中得到找寻振兴的机遇,但如何在全新的机遇中突围,许多困难又摆在村民面前。
“一方面是土地、茶苗等生产要素匮乏。同时,长期衰弱的坦洋工夫如何再次树立品牌、赢得市场,这些都是非常棘手的问题。”坦洋村党支部书记李钦说,直到改革开放初,全村500多亩茶场,只有小茶、菜茶、福云6号等几个品种,农民年人均收入不足500元,很多山地因为是“祖宗山”无法开垦,产业发展严重受限。
“抓党建”成了坦洋村破题的关键。
党员干部带头,村民思想转变,生产要素被激活,在市场经济的催化下,荒山成了茶园,茶叶富了茶农,村里出现了“万元户”,村民盖起了新房。
今天,走进古朴的坦洋工夫历史文化展示馆,“福建福安坦洋工夫茶叶公司”的铭牌显得格外显眼,它也是坦洋村谋求振兴的历史见证。30年前,这是福安市第一家村集体企业,生产上规模,实行“产购销”,村集体企业的模式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优越性,1989年,该公司年产值达数百万元,村集体、村民收入各二三十万元,上交国家税收十多万元。同年,坦洋村被评为全国优秀基层党组织。次年,一些有了发展底气的村民开始“走出去”,到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地开茶庄,让“坦洋工夫”再次走向全国市场。
滴水穿石、久久为功。在历届党委、政府持之以恒的努力下,坦洋村和“坦洋工夫”一样再次红了起来。2006年10月21日,北京人民大会堂澳门厅里群英荟萃、红茶飘香,“中华名人共建海峡西岸和谐福安暨坦洋工夫茶系列活动”成功举办。同年,福安市实施发展壮大茶产业的“五个一工程”,恢复打造中国历史名茶品牌“坦洋工夫”。
2007年,“坦洋工夫”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还在坦洋村成立了宁德市首家茶叶合作社,采用“龙头企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使用化肥、统一鲜叶收购、统一生产加工、统一组织销售。
“质量+品牌”让坦洋村重返世界舞台。“2009年,俄罗斯红茶采购团访问坦洋村,并签订了60万美元订单,成为数十年来坦洋工夫茶重返俄罗斯市场的第一笔大订单。”李钦介绍。
党的十八大以来,坦洋村的“乡村振兴”发展道路更是走上了快车道。“2012年来,每年各级下发项目经费200多万元,用于村里基础设施的完善。”李钦介绍,河道整治、古廊桥修缮、整村外立面改造、村居改水改厕、修复古民居建坦洋工夫文化馆……持续的经费投入让坦洋村在现代与传统的碰撞中,焕发生机。
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茶业发展蒸蒸日上。村民借助省茶科所设在社口镇的地利之便,学习新技术、试种新品种,引种了金观音、黄观音、丹桂、黄旦等优良乌龙茶品种,改良茶叶品种结构,如今已发展生态茶山4000多亩。
从1915年“坦洋工夫”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到2015年作为中国唯一的红茶品牌入选2015年米兰世博会中国馆“全球合作伙伴”和“指定用茶”;从清代的蜚声海内外的36家茶行,到目前全村拥有35家茶厂,18家茶点、行;因茶而兴的坦洋村正复兴百年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