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蛰

贵阳:小茶叶有“大智慧”

2020-07-08 14:19分类:茶叶术语 阅读:

 

  六月茶山青如黛,茶香四溢满筑城。

  当下正是夏茶生产旺季,开阳县的万亩富硒茶海间,一垄垄茶树随山势蜿蜒绵延,山高云低,满目苍翠。

  今年入夏后,气温升高,降雨充沛,位于龙岗镇坝子村的贵州省开阳南贡河富硒茶业有限公司6800亩示范基地内,茶叶长势喜人。“茶园的温度和湿度都很好,土壤酸碱度也适宜,就是缺少氮和钾,该施肥了。”公司总经理李景平坐在办公楼监控室里,就对茶园管理作出了精准决策,“大数据很‘聪明’,让我们管理茶园又轻松,效果又好。”

  郁郁葱葱的茶树间,耸立着一根根高高的杆子,上面安装的摄像头就像一只只“眼睛”,时时刻刻观察着茶叶的长势和茶园的情形;而茶树顶的一个个白色“小房子”里,传感器实时收集着温度、湿度、酸碱度等信息。在监控室,这些信息通过计算、分析,便能为茶园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大数据可以让我们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施肥,提前预判防控病虫害等,节省了很多人力物力财力。”李景平说,这几年,公司的茶叶产量每年都稳步提升10%左右。

  为保证茶叶品质,南贡河茶业公司还通过追溯系统对茶叶进行农残检测。如今,开阳富硒茶已成为贵州“干净茶”的一张名片。

  “虽然今年受了雹灾,我们也生产了上万斤名优茶。夏茶预计可以采收10万斤。”李景平说。

  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南贡河茶业公司还带动当地村民种植了2000多亩茶叶,为农户特别是贫困户提供务工岗位,优先收购他们的茶青。如今,坝子村落一、落二组的村民全都种上了茶叶,人均年收入超过2万元。

  自古黔中出好茶。贵阳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无污染、山地丘陵交错,是茶叶种植的最适宜区域。目前,全市茶园面积达28万亩,投产茶园23万亩。“近年来,贵阳市培育壮大了一批茶叶龙头企业,目前已有茶叶生产企业、合作社139家,形成了大中小并举的茶叶加工集群,其中不少茶企利用大数据技术与智能装备,推动传统的加工向机械化、标准化、清洁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贵阳市茶办主任、研究员龚静说。

  当前,已有十余家茶企像南贡河茶业公司一样,投身智慧茶业。

  从2018年开始,为做好质量和品质控制,贵茶集团陆续建设了“贵茶联盟”大数据管理系统、动态质管数据库和ERP生产数据系统,明确质量、安全和品质关键控制点,实现动态监控与智能生产,以及从田间到茶杯的全程质量与安全控制。

  “我们提出,让天下人喝干净茶,规模量产的品牌产品对品质的稳定性要求更高,精细化拼配必须从人工向机器智能转化。”贵茶集团副总经理周维说,通过利用数字化技术,贵茶解决了名优茶规模生产品质稳定性难以控制的问题,打破了行业“明前茶”的局限,实现了常年各等级产品品质持续稳定目标,确保周年生产,且所有产品百分之百达到欧盟标准。

  “收集并分析大数据,构建数据模型,实现智能管控,是贵茶发展的必经之路。”周维说,去年,贵茶集团还开始建设基于数据的风味设计和智能品控数据库,目前已完成初步模型。

  大数据“基因”的植入,让贵阳的茶园越来越绿、贵阳茶香味越来越浓。近年来,贵阳以“跨区域、跨季节、跨品种”拼配为方向,积极进行茶叶加工技术创新,已有清洁化初加工线100余条、精制加工线10条、碾茶生产线2条、抹茶生产线1条,掌握红、绿、白三大茶类加工工艺和抹茶生产技术,涉足黄、青、黑茶生产,有力提升了茶叶加工水平,产品的品类、品种、产量都有了质的飞跃。

  除了在种植、加工环节,大数据还在销售环节助力贵阳茶实现精准营销,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2019年,全市实现干茶产量1.49万吨,产值达29亿元,产品远销欧美,享誉海内外。

  龚静说,大数据为贵阳茶产业上规模、上档次奠定了基础,下一步将促进大数据与茶产业融合得更加广泛、深入,让大数据为贵阳茶产业创新、升级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转自互联网,如涉及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告知本网处理。电话:010-62110034

郑重声明:喝茶属于保健食品,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如果患有疾病者请遵医嘱谨慎食用,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6万亩茶叶在管护上取得明显成效

下一篇:宜昌茶叶加工厂逾1200家 年产值亿元以上企业达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品茶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