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着古之赞誉的竹与茶完美融合,饮来既有醇
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大多爱竹。关于竹的诗词歌赋实在不胜枚举:“瞻彼淇奥,绿竹猗猗”、“野竹自成径,绕溪三里余。”
茶,是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饮品。在礼仪之邦,茶是待客之道;在文明古国,茶是古之贡品。竹与茶,可以说是传统文化的两种载体。而两者相结合,则是一种醇厚甘冽的舌尖体验,也是一种怡然自得的精神享受。
用茶的雅逊,填满竹子的度量;把竹子的甘冽,融入茶的香醇。在彩云之南,两件代表着东方文明的事物完美融合——竹筒茶,蕴含着浓厚的民族风味及文化底蕴。
云南原生茶文化:兼备竹与茶之特长
“腊跺”是傣语中“竹筒茶”的意思。云南省的少数民族,在长期饮茶过程中,将茶叶与竹完美融合,形成了丰富灿烂的竹筒茶文化,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
用竹筒做茶,将普洱毛茶装入特制的竹筒内,在火塘中边捣压边烤,直到将茶叶烤干为止。竹筒茶制作最讲究烘焙竹筒的工艺,茶香和竹香的完美交融,才是云南普洱竹筒茶的精髓。
在这些看似简单实则繁复的工艺中,烤制火候至关重要。火大则焦、火小则竹汁浸润不均,经验丰富的老匠人,指尖触摸千万次,边烤边舂边添柴火,充满协调之美。这不仅是烤制工艺的展示,同时也是一次视觉的享受。
经反复填装茶叶烤制后,还需二次烘烤,温度宜先低后高。烘烤时间大概一周左右,直至摇动竹筒,茶叶响动时即可出烘房冷却。待茶烤干后,破开竹筒取出圆柱型的茶叶,能清晰地看到茶柱表面带有白色或黄白色的丝状或小片状竹壁膜。
臻选原材:取竹与茶之精华
除了匠心独运的工艺之外,竹筒茶的原料选择也颇有讲究。并非所有的竹子都适合做竹筒茶,也并非所有的茶叶都契合竹筒茶。
云南普洱茶集团的3个团队、12个人,历时180天,经过13次研发烤制,在50000根甜香竹中精选5000根,5次打样调整,才终于研发出这款醇厚甘冽的竹筒茶——凌云。
(规格:约400g/盒,十盒/件)
毛茶甄选板山皇家贡茶园野放型大树陈料,制作出的晒青毛茶具有条索肥硕显毫,滋味醇厚,花蜜香明显的品质特点。优质的原料也让竹筒茶“凌云”具有了既满足当下品饮,更注重产品后期转化的特征。
上一篇:浙商茶产业金融化论坛在杭召开
下一篇:我国茶产业市场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