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人大出台条例保护和利用古茶资源
云南网讯(记者 谢进 李春林)18日,记者从临沧市人大常委会召开的《临沧市古茶树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条例》将于2016年12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的出台为有效保护和利用古茶树资源提供了依据。
《条例》是立法法赋予设区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权后,特别是临沧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开始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时间确定后,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的第一部地方性法规。
《条例》共5章30条,分别从总则、古茶树保护和管理、古茶树利用、法律责任、附则五个方面规定了立法的目的、原则、适用范围;明确了各级政府及村(居)委会的职责,明晰了古茶树保护和管理的方法、措施和责任、禁止和限制的行为;规定了执法主体的职责、权限等。《条例》内容较为完备、权责明确、规定合理、程序清晰,具有较强的地方特色以及针对性、可操作性。
《条例》从各级人民政府、林业行政部门和茶叶管理机构、政府有关部门的职责,古茶树保护、古茶树利用五个方面作了规范。
据了解,临沧具有悠久的种茶制茶历史,全市有野生茶树面积约40万亩,人工栽培古茶树面积约11万亩,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多年来,随着古茶树茶叶产品价格提升和人们对其经济价值变化的影响,一些地方出现了伐树采茶、修枝采茶和采挖移植古茶树的现象,古茶树资源遭受破坏的程度日趋严重。加强古茶树保护,妥善解决在古茶树保护和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根据国家、省现行法律法规,制定出台符合临沧实际的古茶树保护地方性法规非常必要。
新闻链接——
《临沧市古茶树保护条例》相关知识问答:
作答部门:市林业局
1.《条例》中提到野生茶树和栽培型古茶树,请问二者有什么关系和区别?
答:《条例》中提到的野生茶树是指原生地天然生长的茶树,不分树龄大小;栽培型古茶树是指树龄一百年以上的人工栽培茶树。
二者的关系是:野生茶树和栽培型古茶树都纳入《条例》规范管理的范畴,都称为古茶树。
他们的区别是:野生茶树是天然生长形成,不受树龄限制,而栽培型古茶树是由人工种植形成,且树龄100年以上。
2.临沧市野生茶树主要分布在哪些区域?
答:主要分布在澜沧江省级自然保护区、永德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范围南起沧源县单甲乡,北至凤庆县诗礼乡,海拔1050~2720米之间的原始森林和次生林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勐库野生茶树群落和永德大雪山野生茶树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