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美人茶历史渊源
历史渊源清朝后期的台湾,茶叶是最大的生产和出口品,也促进了台湾北部的发展,将产业重心从原本的南部移转到了北部,对后来台湾文化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台湾早有野生茶,根据诸罗县志(1717年)记载:“台湾中南部地方,海拔八百到五千尺的山地,有野生茶树,附近居民采其幼芽,简单加工制造,而作自家饮用。”而根据淡水厅志中记载:“猫螺山产茶,性极寒,蕃不敢饮。”这种野生茶就是所谓的“山茶”,目前仍可以在台湾中南部山区发现这种野生茶树,但与目前台湾农民栽种的茶树在品种上并无相关。
台湾目前所栽种的茶树品种,是距今两百多年前由福建移民所带来的,而台湾早期的制茶技术亦是由福建师傅所传授。目前台湾所产制的乌龙茶、包种茶等茶类,其产制技术皆来自中国福建省。
东方美人茶原称膨风茶,“膨风”是台湾俚语“吹牛”之意,相传早期有一茶农因茶园受虫害侵食,不甘损失,乃挑至城中贩售,没想到竟因风味特殊而大受欢迎,回乡后向乡人提及此事,竟被指为吹牛,从此膨风茶之名不胫而走。
一说是台湾光复初期曾任新竹县北埔乡长的姜阿新,在日治时期参加茶展,其参展的茶叶被当时的台湾总督府以一担(100斤)2000日圆高价收购,消息传回北埔村,被地方人士斥为“膨风”,后经报纸披露证实,膨风茶之名才传遍千里,流传至今。后又被文人雅士改称为椪风茶。
膨风,是把气吹进某种囊状的容器中,使其膨胀起来的意思,正是和老百姓平常说的吹牛皮相似。台湾省在日据时代,日人以统治者的姿态,在生活上极尽享受之能事。高级人士对于养兰和饮茶,极为讲究,但求东西好,不计价钱高,所以在比赛中的极品乌龙茶,贵到一斤可以换十二包白米(每包白米净重一百斤,折合新台币两万多元.)当时台湾的民风极为俭朴,物价又低,听说有这种吓人的贵茶叶,民间都不相信,便识之为膨风茶——“吹牛茶”,意谓实无这种贵茶,不过是吓唬人而已。有些研究闽南语的人,认为膨风应为膨亨(亦作彭亨)。又古人也常以“大腹彭亨”,来形容诸如弥勒佛般的大肚皮。
又相传百年前,英国茶商将膨风茶呈献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由于冲泡后,其外观艳丽,犹如绝色美人漫舞在水晶杯中,品尝后,女王赞不绝口而赐名“东方美人”或传说是1960年左右,膨风茶在英国举办的世界食物博览会上得银牌奖,而献给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品尝。女王品尝后,赞不绝口,赐名“东方美人茶”。
又早期膨风茶的毛茶运抵大稻埕茶栈,出口前,需在“番庄馆”再经过一道烘焙与拣茶的精制过程,故旧称为“番庄乌龙”。
上一篇:在“吃茶”中寻找两岸茶文化渊源
下一篇:东方美人命名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