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蛰

湄潭茶文物调查简述

2020-06-21 11:50分类:茶历史 阅读:

 

地处贵州高原北部山区、大娄山南麓、乌江北岸的湄潭县,是中国古老的产区之一,曾属于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所提及的产茶区--古夷州境地,已久负盛名。在这里,且不说《茶经》中如何述说“……往往得之,其味极佳”;清代眉尖茶如何进贡朝廷,讨得皇帝老儿欢心;单是翻开中国近现代茶业发展的一部断代史,湄潭就已在其中拥有了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与荣耀。

2011年春夏之交,在已被授予“中国名茶之乡”称号的湄潭县的各个产茶区、制茶工厂和省茶科所及相关档案室、陈列室、图书室,跃动着一个个忙碌的身影——— 湄潭茶文物调查组成员。他们翻山越岭,跨沟行园,访人阅纸,穿过雾霭与叠嶂,经历崎岖与坎坷,或拍照、或测量、或访问……;他们时而兴奋、时而激动……,使那一处处、一件件见证了民族抗战时期中国茶业和新中国成立后湄潭乃至贵州茶业发展历史的茶文物,纷纷拂去被岁月蒙上的尘埃,并纷纷将其记录在案,铭记在心。

前后经过将近一个月的辛勤劳作,收获成果颇丰。由此,一部鲜活的近现代茶叶科研生产历史正在被展现在眼前,一座陈列在湄潭山野乡间的茶文化博物馆的门窗也正在被一扇扇打开。往事:不仅是一抹飘散的云烟

在中国近现代茶业发展历史的20世纪30年代末与40年代,因为抗日战争的爆发,使地理位置相对较为僻静却又山清水秀、产茶历史悠久的湄潭,迎来了来自祖国东部地区的一批批重要的“客人”,他们中既有中国茶叶界的著名专家学者,也有经历了“文军西征”壮举的浙江大学一代知识分子的精英。他们在这里扎根,在这里耕耘,在这里崛起,在这里升华……在这里承担起了中华民族一代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

1939年,正值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艰苦时期,中国茶叶等传统出口产品出口受阻。民国政府意欲在西南山区创建茶叶科研生产出口基地,目的是通过西南国际通道(史迪威公路)出口长期以来受到国际社会青睐的中国茶叶,从而换回更多的枪支弹药,用来抗击日本侵略军。

是年4月初,由民国政府中央农业实验所和中国茶叶总公司联合派遣王淘、张天福、李联标、朱源林等茶叶专家考察组,先后考察了四川成都、自贡、宜宾,西康雅安,云南昆明、曲靖,贵州贵阳、安顺、遵义、平坝、惠水、瓮安、湄潭等传统老茶区。

是时,民国贵州省主席吴鼎昌因熟知湄潭山清水秀,物产丰富,竹木茂密,历产眉尖贡茶,且民风淳朴,社会秩序稳定,地处筑渝公路东侧,交通较为方便,便建议将中央实验茶场建在湄潭。

考察组亦认为,湄潭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优势,且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地势开阔,宜大面积种茶,对将来茶业之发展,未可限量。

郑重声明:喝茶属于保健食品,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如果患有疾病者请遵医嘱谨慎食用,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中国茶宴 兴于唐朝,盛于宋代

下一篇:宫廷茶文化和民间的茶馆文化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品茶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