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茶馆的“变法”
茶肆酒楼,“肆”就是商铺。又《论语·子张》:“百工居肆,以成其事。”既是商铺,就需“花头透”,才能兴隆。中国的茶馆始于唐代,到宋代,茶馆里的“花头”就多了起来,有吃有喝,还有唱戏杂耍,真正成了休闲娱乐的“茶肆”,一直延续到明清。新中国建立后,被斥为“藏污纳垢”的封建遗物茶馆,一度衰败匿迹。改革开放后,作为大众休闲佳处,又开始复活兴盛起来。
杭州茶馆,历史悠久,南宋即已“百步一肆”。近年发展很快,据称上规模档次的就有100余家。从经营方式和内容上来看,既有传统的点茶到茶点,也有现代化的音响和装修。喝茶的人也不仅仅是“白天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的闲散人,更多的是一些“寻求精神家园,放松紧张身心”的白领精英之众。所以,不少茶客对现在杭城茶馆的自来水泡茶、自助式茶餐、闹哄哄的茶座、半文盲的茶姐等,均有点厌倦而避之。“变法”已迫在眉睫。近日,笔者和西湖区茶文化研究会《西湖问茶》杂志的编辑作了一次交流,提出一些杭茶馆“变法”的理念,值得探讨。
大家认为,首先现在杭州茶馆的装修,以及作为茶道清、雅、幽的灵魂,已变得媚俗不堪。茶馆的装修和器具应该融入杭州静如处子的大文化。针对不同茶客的经济水平,高档的可用花板红木,中低档的可用竹木藤石,但万变不能离其宗:雅。其次茶馆走大众化之路是对的,而现在有的茶馆一味以自助“茶餐”吸引顾客,有点剑走偏锋,麒麟当马骑。一盘鸡爪端上,一抢而空,然后大嚼吐骨,吃咸了,再狂饮如牛;有的人从上午坐到晚上,打麻将、老K,百把块钱,以自助茶食解决中晚两餐,还大喊:多吃点,一百洋钿要吃回来。更有甚者把自助的花生、荔枝朝包里塞带回家,真当发靥。这种似茶馆似餐厅,不伦不类的模式,使幽雅的茶馆沦为街头巷尾的“大排档”,惨不忍睹啊。
杭州茶馆的“变法”刻不容缓,只有在杭州西湖大文化的涵盖下,以优雅为宗旨的传统茶文化培育具有个性的精致茶馆,才是杭州茶馆的创新出路。下一届世界休闲博览会即将召开,杭州的茶馆应该下工夫,在茶理、茶道、茶艺、茶具四方面做出特色,以弘扬“茶为国饮,杭为茶都”的哲学和文化精神。
当然,幽雅并不等于舌吐兰香,顾盼自雄怜,茶馆可以开展一些饶有趣味的高雅活动。比如“斗茶”。斗茶,始于唐,盛在宋。苏东坡就有“岭外惟惠俗喜斗茶”的记述,宋徽宗撰《大观茶论》,蔡襄撰《茶录》等,社会上一些文人雅士也流行一种“斗茶”的生活情趣。斗茶,主要两个方面:一是汤色,以绿茶为例,一般标准是以纯白为上,表明茶质鲜嫩。二是汤花,即汤面泛起的泡沫,水痕晚者为胜,紧咬盏沿,名曰“咬盏”,最佳。现在,也可以约三五友人到茶馆,聚谈之余,各人点一款茶,斗斗茶,在评论轩轾中学茶道、观茶艺、研茶学,殚见洽闻,其乐融融。
上一篇:漫谈杭州的茶馆
下一篇:四川安化马帮与茶马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