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蛰

福安坦洋工夫传承茶香传奇

2020-06-21 11:51分类:茶历史 阅读:

 

    ,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是中华民族的国粹,也是人们日常起居的必需品。我国是茶的故乡,生产和饮用茶贯穿了五千年的文明史。公元758年左右,“茶圣”陆羽撰写的世界上最早茶叶专着——《茶经》中,这样讲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茶在很久以前,就成为先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份。闽东是福建与全国的重点茶区,产茶历史悠久,福建三大工夫红茶之首坦洋工夫,久已闻名于国内外茶叶市场,在名茶之乡福安,至今仍传承着茶香传奇——

    坦洋,位于福安市北部,属社口镇辖下的一个村庄,这个村名最早见于公元1762年(清乾隆二十七年)的《福宁府志》。坦洋村前清流如练,村后桂树飘香,隔岸松杉苍翠,远近茶园碧绿,坦洋形如长块木板,又称“板洋”,是一个有着悠久种茶和制茶历史的村庄。

    名茶历史

    相传在明朝初年,坦洋村有个叫胡有才的村民,在自家地里培植出优良品种——坦洋菜茶。它可从清明采到白露,平均亩产鲜叶近七百斤。当地广大茶农普遍种植菜茶,用坦洋菜茶加工成的烘青绿茶,条索紧结匀直,色泽绿润,香气清高纯正。

    到了公元1851年(清咸丰初年),一位从崇安来的建宁茶客将红茶制法带到了坦洋村,这才把坦洋菜茶的优良品质发挥得淋漓尽致。坦洋村人胡福四(又名胡进四)创办的万兴隆茶庄,试制成功工夫红茶,以“坦洋工夫”作商标,经广州运销西欧,倍受西方市场青睐。此后茶商络绎不绝,入村求市,当地茶商和接踵而来的外地茶贩竞相在坦洋开设茶行,毗连的寿宁、周宁、柘荣、霞浦及浙江泰顺等县的茶叶,亦纷纷改制红茶或将毛茶运抵坦洋加工,均标以“坦洋工夫”销往欧、美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坦洋工夫”不胫而走,声名远扬。

    据文献记载,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福安县出口茶叶7万箱4.2万担;光绪七年至二十六年(公元1881至1900年),平均年出口茶叶万余担;1915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坦洋工夫红茶获名誉奖。1937年福建省政府统计:1934年,福安县有茶园面积6万亩,占当时全省茶园面积的10.3%,茶叶产量5.1万担,占全省茶叶产量的21.7%,居全省首位;茶叶产值为大洋1787元(按福安县当时的农业人口平均,人均茶叶收入10元),其中每担茶叶的最高价为大洋40元,最低30元,而这些出口茶叶大部分为坦洋村加工生产的坦洋工夫红茶。

    工夫红茶

    今年71岁的李宗雄,是福安市老茶工茶行的首席顾问,也是坦洋工夫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之一。“工夫茶这个名称的涵义,就是‘精心极致’。”说到坦洋工夫的起源和工艺,李宗雄娓娓道来,“坦洋工夫是倾心力作之上品红茶,论工艺,十分精微繁细,历经分青、萎凋、揉捻、发酵、初焙、拼配、筛分、捡剔、复火提香、再次拼配、归类匀堆……工序逾十余关,才有享誉百年的‘成色艳香、浓鲜醇清甘’坦洋工夫红茶。”

郑重声明:喝茶属于保健食品,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如果患有疾病者请遵医嘱谨慎食用,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景迈山的茶风俗——祭茶魂

下一篇:佤族茶文化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品茶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