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蛰

绿茶的相关汗青文化

2020-07-02 21:22分类:茶历史 阅读:

 

  峨眉茶历史悠久,唐代就有"峨山多药草,茶大好,异于天下"的记载。宋陆游曾写"煮茶"一诗,内有"雪芽近自峨眉得,不减红囊顾诸春"之句,与"杭州龙井、福建闽红同负盛名,驰誉海内外"。

峨眉峨蕊茶的来历

  峨眉峨蕊茶的传说

 

  一直以来,都喜欢峨嵋山,没有去过那里,只是没有缘由的喜欢。可能是我有佛缘,与这座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峨嵋山有着前生今世千丝万缕的联系吧?

 

  一位大哥出差,回来带来了当地的名茶之一:峨蕊。峨蕊,产于四川峨眉山,主要在黑水寺、万年寺、龙门洞一带。以香浓味醇著称于世。

 

  传说中峨眉山仙境之一的峨蕊崮中,住着一位峨蕊仙子,她是一株得道万年的茶树,专心为峨眉山培育仙茶。一日,一位勤劳善良的茶农偶遇仙境茶林,不料惊动仙子,仙境茶林瞬间消失,化为一捆沾露的茶苗,茶农将茶苗带回。种在峨眉山中,精心培植。岁月沧桑,峨蕊茶香飘千里。其外形紧秀匀卷,色泽嫩绿鲜润,细嫩显毫,清香蔑郁,色嫩绿明亮,滋味鲜嫩醇爽,叶底嫩芽明壳。

峨眉峨蕊茶的来历

  当时,看到这种茶叶的时候,只是被它曼妙无尘的名字所吸引,初品尝,觉得索然无味。然而再品,却有了一丝袅袅升起的清香,回味悠长。

 

  细品方知茶味。也许,这就是峨眉山的仙气带给尘世的一缕清香吧。

 

  名寺出名茶

 

  我国僧人植茶由来已久。清人笔记《陇蜀余闻》载:蒙山“上清峰,其巅一石,大如数间屋,有茶7株生石上,无缝罅,云是甘露大师手植”。据古书记载,甘露大师确有其人,俗姓吴。僧人居深山古寺,远离商业中心,买茶不易,也无钱买茶,自己要喝茶,山中又宜茶,不种更待何为?加之中国禅宗有别于印度佛教,主张发展寺院经济,种粮种菜,自力更生,茶也在种植之列,谓之“农禅”,农禅是佛教生存的内在保障。如沙门刘彦范所云,“所居有小圃,自植茶”,茶圃被鹿损坏后,颜真卿等名士相助运石以复旧观(《因话录?角部》)。大历五年(770),李栖筠任常州刺史时,顾渚山有僧人献茗,李栖筠约陆羽一起品尝,陆羽认为此茶“非他方可比,宜荐于君上”,刺史于是“进万两贡上”。皇上也觉佛茶不同凡响,下令责成浙江顾渚山设贡茶院,此后岁贡竟达18000斤之多。江西庐山为“净土宗”发源地,相传晋代开始植茶,《庐山志》载:“各寺亦于白云深处劈谷削岩,栽种茶树,焙制茶叶,名云雾茶。”庐山云雾茶成为名茶,一直榜上有名。浙江东阳东白山,为佛教胜地,寺多茶多,所产婺州东白茶《茶经》有载,时为贡茶。《茶经》中还提到杭州天竺、灵隐二寺亦产茶。佛教四大名山皆产优质茶,如浙江普陀山的佛茶,四川峨眉山的峨蕊茶。其它如广西桂平西山寺的西山茶(又称乳香茶),四川蒙顶的甘露茶,等等。可以说,唐代茶叶的生产是以寺庙为基地,向广大农村辐射,从而形成遍布全国的产茶区。

峨眉峨蕊茶的来历

  僧人不仅种茶,他们还研究焙制方法,培育新品种,创名牌。茶源于云贵巴蜀,江南茶后来居上,大半功归于僧人。如吕岩《大云寺茶诗》所云:“玉蕊一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功夫。《茶经》出于“半个僧人”之手,便不足为怪了。僧人如何种茶、制茗呢?李咸用《谢僧寄茶》一诗有生动的描述。诗云:

 

  匡山茗树朝阳偏,暖萌如爪拿飞鸢。

 

  枝枝膏露凝滴圆,参差失向兜罗绵。

 

  倾筐短甑蒸新鲜,白苎眼细匀于研。

 

  砖排古砌春苔干,殷勤寄我清明前。

 

  金槽无声飞碧烟,……。

 

  僧人对于中国茶叶的生产、制作和名品的培植,功不可没。

郑重声明:喝茶属于保健食品,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如果患有疾病者请遵医嘱谨慎食用,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国际茶日:共品茶香茶韵 共享美好生活

下一篇:海马宫贡茶 种植生产汗青已有2000年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品茶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