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叶子,成果一个村庄
这是山坳里绿色环抱下的武夷山桐木村一角(4月15日摄)。
地处福建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核心部位的桐木村,是一个海拔近千米的偏僻小山村。这里沟壑纵横,植被丰富,但由于区位特殊,“靠山吃山”受到一定的限制。
近年来,当地村民在发展经济,建立“一村一品”过程中,充分挖掘传统优势,大力发展正山小种红茶生产,使茶叶生产成为当地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农民脱贫致富同步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55岁的江元勋,是桐木村土生土长的茶农,也是正山小种红茶第24代传人,见证了桐木村茶叶生产的兴衰历史。他的茶企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仅吸引村里越来越多的人一起从事茶叶生产,众多外出务工的村民和大学生也开始回乡就业创业。桐木村1906人430户,几乎家家户户从事茶叶产业,依靠茶产业。2017年,村民人均收入达20810元。
如今,以茶农江元勋为代表的致富带头人,不仅传承了传统产业,还将创新的高价值产品“金骏眉”的制茶新工艺新技术带到全国各地。他的茶企先后与多个茶区的茶农开展合作,带动贫困山区茶产业的发展和茶农增收。
新华社记者 张国俊 摄
来自福建泉州的大学毕业生苏晓婷(右一)和来自山东的大学毕业生张小雨(右二)在正山茶业有限公司学茶艺(4月12日摄)。
地处福建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核心部位的桐木村,是一个海拔近千米的偏僻小山村。这里沟壑纵横,植被丰富,但由于区位特殊,“靠山吃山”受到一定的限制。
近年来,当地村民在发展经济,建立“一村一品”过程中,充分挖掘传统优势,大力发展正山小种红茶生产,使茶叶生产成为当地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农民脱贫致富同步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55岁的江元勋,是桐木村土生土长的茶农,也是正山小种红茶第24代传人,见证了桐木村茶叶生产的兴衰历史。他的茶企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仅吸引村里越来越多的人一起从事茶叶生产,众多外出务工的村民和大学生也开始回乡就业创业。桐木村1906人430户,几乎家家户户从事茶叶产业,依靠茶产业。2017年,村民人均收入达20810元。
如今,以茶农江元勋为代表的致富带头人,不仅传承了传统产业,还将创新的高价值产品“金骏眉”的制茶新工艺新技术带到全国各地。他的茶企先后与多个茶区的茶农开展合作,带动贫困山区茶产业的发展和茶农增收。
新华社记者 张国俊 摄
正山小种红茶传承人江元勋(右二)在生产车间与制茶师切磋技艺(4月11日摄)。
地处福建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核心部位的桐木村,是一个海拔近千米的偏僻小山村。这里沟壑纵横,植被丰富,但由于区位特殊,“靠山吃山”受到一定的限制。
近年来,当地村民在发展经济,建立“一村一品”过程中,充分挖掘传统优势,大力发展正山小种红茶生产,使茶叶生产成为当地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农民脱贫致富同步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55岁的江元勋,是桐木村土生土长的茶农,也是正山小种红茶第24代传人,见证了桐木村茶叶生产的兴衰历史。他的茶企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仅吸引村里越来越多的人一起从事茶叶生产,众多外出务工的村民和大学生也开始回乡就业创业。桐木村1906人430户,几乎家家户户从事茶叶产业,依靠茶产业。2017年,村民人均收入达20810元。
如今,以茶农江元勋为代表的致富带头人,不仅传承了传统产业,还将创新的高价值产品“金骏眉”的制茶新工艺新技术带到全国各地。他的茶企先后与多个茶区的茶农开展合作,带动贫困山区茶产业的发展和茶农增收。
新华社记者 张国俊 摄
茶农在桐木村深山采茶(4月11日摄)。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