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死亡赛跑 寻找茶马古道最后的背夫
汉源县清溪茶马古道上的背夫。
在茶马古道的三条主要线路中,绵延3000多公里、持续1300多年的川藏茶马古道,被学术界誉为“世界上地势最高的文明文化传播古道之一”。
川藏茶马古道四川段,雅安至康定又是其中最艰辛的一段。因为道路崎岖,这一段全部由人力运输,也因此产生了一种特别的职业——背夫,也称“背二哥”或“背子”“茶背子”。古道背夫,因茶而盛,因茶而衰。1954年川藏公路建成通车后,茶马古道时代宣告结束,跋涉在古道上的背夫陆续解甲归田。
“背夫这个职业消失了,但那段历史不应该被人忘记。”四川省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陈书谦,正忙着为《茶马古道口述史》出版作准备。经过10年的资料收集和整理,这部口述史对话了数十位茶马古道最后的背夫,试图通过他们去还原那段悲壮的历史。
起源
茶马互市 古道唯有背夫可行
“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在中国藏区,这句俗语广为流传。婚嫁之事,请客送礼,茶叶是最为普遍的礼品。宾至客来,相待的饮食中,茶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少的。节日活动中,如赛马、摔跤等比赛,茶叶则作为奖品奖励优胜者。甚至到寺庙念经,也必须要熬茶布施。
在藏族同胞所居的青藏高原地区,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素不产茶。为什么他们却对茶情有独钟,饮茶蔚然成风呢?因为其所居之处高寒、缺氧、干燥,膳食以糌粑、牛羊肉为主,缺少蔬茶,而茶叶中富含维生素、微量元素及单宁酸、茶碱等成份,具有清热、解毒、润燥、利尿等功能,可弥补其膳食结构的不足,正所谓“以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
凑巧的是,与藏区毗邻的四川、云南等地均是茶乡。特别是与四川藏区接壤的雅安,是世界上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种茶区。早在公元前53年的西汉时期,茶祖吴理真便开始在蒙顶山种植茶树,缔造了“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名满天下的基础。优良的品质、巨大的产量,加上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区位,雅安生产的茶自然便走进了藏区的千家万户。
茶叶就这样源源不断进入藏区,藏区的特产也交换后来到内地,一条以茶叶贸易为主的交通线,在藏汉民族商贩、背夫、驮队、马帮的努力下被开辟出来——茶马古道应运而生。尽管到后期,“茶马互市”的内容早已不限于茶和马,羊毛、皮张、药材、矿产、布匹,锦缎、五金、百货等都加入进来,但茶叶始终是拥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下一篇:中国从供给端发力做强茶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