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祠堂文化要发展传承 必须要创新
花城文艺风景线
广东的祠堂文化目前仍缺少一种创新的模式,多数仍然停留在“有条件就搞,没条件就不搞”的状态下。11月2-3日在英德市举行的第三届广东祠堂文化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们表示,在传统乡村生活和村落空间中居于核心位置的祠堂,必须认真考虑在当代社会经济环境下的转型问题,思考与年轻人需要、与城乡融合的进程等时代背景相适应的“进化”路径,以使这些集成了大量文化信息,凝聚着浓浓乡愁的宝贵文化财富,长期、系统地传承下去。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卜松竹
“空心”“空置”是老祠堂保护难题
罗氏家庙
在研讨会之前,来自广东各地的古建筑、民俗、历史、美术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和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基层文化工作者在英德连续考察了多处老祠堂。其中,建于清代的黄花镇寨山彭家祠因形态独特,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兴趣。
彭家祠坐南向北。山高约33米,房舍从山脚起建至山顶,共分三层,通往顶层只有北面一条平均宽1.5米,用石灰石打制成条铺就的石阶路,其余三面均是悬崖峭壁。首层建有房屋5栋,大门用花岗岩石环砌,两侧各有一瞭望眼(窗),门额上悬挂一木牌匾,楷书阳刻“明义知方”,落款写立于清咸丰六年(1856年)。二层为书堂,硬山顶配火锅耳风火墙,用未施釉的瓦当装饰,青砖砌筑。顶层为彭氏宗祠,硬山顶配火锅耳风火墙,有房舍5栋。整座建筑布局巧妙,造工精巧,从山脚到山顶不仅“华山一条路”,而且每层均只有一个小门可通往上一层。英德当地文博专家表示,这座建在山上的防御性建筑在英德目前所发现的祠堂中“绝无仅有”,它对研究英德防御性建筑的构造很有价值。
彭家祠1995年就被列入英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近年随着古村落、古祠堂文化的升温,本身特色突出,且周边风光秀丽,因而迅速成为“网红”。记者在现场看到,游客络绎不绝。但整座建筑群除了一群当地孩童上下嬉闹玩耍,整座建筑空置,没有人居住。许多房间内落满灰尘,旧家具、物件散落,有些堆放着旧屋瓦等建材。拥有丰富建筑拍摄专业经验的知名摄影师丘劲锋就表示,这样非常可惜,除了原有生活气息不再,也令建筑缺少日常养护,容易损坏。广东省社科院研究员陈实也表示,老房子应当在平常的使用中维护,如果老村古寨中的居民确实已经不在其中居住,是否可以考虑将房舍以比较便宜甚至免费的方式出租,提供给有兴趣的人开设店铺、工作室等,并由他们来负责日常维护?实际上,包括祠堂建筑在内的老村房屋的空置问题在各地都很突出,除了人口外流,还有包括村民另立新村造成的老村荒废。无论怎样,没有了“人气”的房屋,常常陷入加速损坏的困境中,亟待找到更有效、可持续的方式对之加以保护。
老祠堂可建成“乡村文化中心”
罗氏家庙门前的旗杆夹
成为“空白”的还不仅仅是老屋。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苏桂宁说,当年他在广西老家听到的那些民歌,曾深深触动他。于是不久前他曾专门回去,试图搜集那些口口相传的优美民谣,但却发现找不到了,“我问那些年轻人,你们怎么谈恋爱啊?他们说上网用微信啊。没有人唱歌求爱了,那些民歌自然就失传了”。2012年,中国的城镇化率首次突破了50%,建立在以农村为主的基础上的“传统生活形态”日渐消失。许多村中生活的多是老人和孩童,旧有的村庄生活方式、社交模式都改变了。
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广东财经大学教授江冰说,他自己曾经在广州居所附近的城中村做过问卷调查,结果发现那些进城务工人员的后代大多坚决不愿意回到农村去。50后、60后、70后的“农民工”们在结束了城市的工作生涯之后,许多人还是愿意回到曾经长大的农村去生活,但对于更年轻的一代来说,这不再是一个可行的选项。那么,作为乡村记忆的载体之一的祠堂文化,接下来应该怎么走?
江冰举了一个例子,他的一位朋友在老家的祠堂旁边开设了一间农村图书馆,通过朋友圈“众筹”的方式,筹到了7万册书籍,成效不俗。他还试图以自己的努力重建乡村记忆,对村中7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反复、细致的访谈,记录他们所说的只言片语。同时在祠堂中设立与本村有关的名人、军人、大学生、侨胞等的资讯介绍,让村民了解村落的荣光和历史。这样的尝试也得到了国家文化部门的关注。
上一篇:专家谈哈萨克斯坦数字货币发展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