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台湾省新竹县的客家人范增平。以前新竹地区的茶叶产量占全省一半以上,茶农多为客家人。所以,范家虽然不种不卖茶,但生活中处处有茶,范增平深受影响。
1981年,范增平辞掉工作,捐出财产,卖掉两套房子,投身于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茶艺活动。
然而,蓬勃发展的茶艺活动并没有让茶艺平和理性的本质在人们心中扎根。茶文化在商家的炒作下被商业化、商品化了,茶产品没有被标准化、规范化。所以,茶艺活动繁荣的表象,只是徒然炒作茶叶及其周边产品的价格,让一些逐利者牟取暴利,形成了唯茶不得的现象。这一发展让范增平深感痛心。范增平认为,必须有一些更具体、更根本的行动来改善民心,否则社会不可能有和平与友谊。于是,1986年,范增平捐资成立“良心茶楼”,为大众提供一个欣赏茶叶品牌的良好休闲环境。博物馆里有价签,没有收费员,只有良心箱。来喝茶的人凭良心付钱,免费把钱放进良心箱。范增平希望通过这种自觉的付出方式来唤醒人们的良知,从而缓解社会的猜疑、仇恨和唯利是图的观念。也希望推动“世界良知运动”,促进世界和平和人类福祉。为了证明自己不是噱头,范增平把自己300万元的积蓄全部放在银行作为储备,下定决心“良心茶楼”至少要开三年,无论盈亏。
茶馆收支不能平衡,范增平不得不紧缩自己的开支。为了弘扬茶艺良心,再苦也没想到能坚持十年。后来,由于新阶段的另一项任务,良心茶馆于1994年关闭。
范曾通常会感叹自己不是企业家,没有雄厚的财力。尽管他决心为茶艺做出更多的贡献,但他总是做不到。好在这支笔很好写。范增平决定从理论和批评上建立规范,继续为茶艺的健康发展而努力,这应该是更重要的。范增平将20多年的探索所得编成《茶艺学》、《生活茶叶学》等书籍,提供教学需要;将充满禅、道、儒思想的中国茶艺,概括为“三段十八步操作法”,具体演绎茶艺内涵,使理论得以实践,实践有了理论依据;并自费出版共7卷《中华茶人采访录》,为“茶人”下了定义,为当代中国茶人留下了历史记录;并定期不定期的在各种刊物上写文章,对当下的茶文化现象出谋划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