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乌龙茶的起源是清朝。乌龙茶的形成和发展可以追溯到北苑茶,由宋代的贡茶龙珠、凤饼演变而来。乌龙茶大约在1725~1736年(清朝雍正年间)发明,然后传入福建北部和台湾省。也是在清代,乌龙茶的饮用方式得到了高度的继承和创新,盖碗、茶壶等主流饮用方式正式确立。
绿茶/乌龙茶的出现,形成了我们完整的“六大茶”。
乌龙茶起源于福建,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乌龙茶的形成和发展首先要追溯到北苑茶。北园茶是福建最早的贡茶,也是宋代以后最著名的茶叶。
历史上关于北苑茶制作和饮用的书籍有十余种。北苑是福建建瓯凤凰山一带,晚唐产茶。103010年,晚唐建安人张廷辉在凤凰山开辟山区种茶,最早用于碾膏茶。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龙凤茶问世,1998年后在宋真宗,小团茶被改造成世界闻名的龙团鸡饼。
当时在福建担任交通官、监制贡茶的蔡襄,特别推崇北苑茶。在1051年写的《闽通志》中,他说“茶的味道以甜滑为主,但北苑凤凰山连续焙制出来的茶味道不错。”北苑茶的重要成品属于龙团风饼,其采摘过程正如黄福然送给陆羽的采茶诗所言:“远在上崖,叶暖在春风,白日篮斜。”
采摘一筐鲜叶,需要一天的时间让叶子在筐里摇摆堆积,晚上才能开始蒸。这种积压的原料无意中变成了部分红色,芽叶被酶氧化的部分变成了紫色或褐色,本质上属于半发酵,也就是所谓乌龙茶的范畴。所以说北园茶是乌龙茶的前身是有科学依据的。
继北苑茶之后,茶则获得了元、明、清三代贡茶的地位,并得到了发展。现在的乌龙茶是安溪人模仿武夷山制茶方法,改进工艺制成的一种茶。
乌龙茶创制于1725/1736年(清雍正年间),福建《茶录》记载:“安溪人最早于清雍正三年发明乌龙茶,后传入闽北及台湾省。”据史料考证,1862年,福州为乌龙茶设置茶栈。
1866年,台湾省乌龙茶开始出口。目前中国乌龙茶最大的产地是福建安溪。安溪还于1995年被农业部和中国农业学会命名为“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
关于铁观音最早的记载是“王朔”和“魏朔”的故事,“性别起源”广为流传,茶叶包装上经常见到的1725-1736就是这两个故事的代表。
1725年前后,安溪县西平镇耀阳严嵩村(又名松林头村)有一个茶农印伟,每天给观音菩萨奉茶。观音诚心感动上天,梦见了他,让他发现了一棵穿石的茶树。
印伟移植并种植了这种茶树,然后它广泛传播开来。这是福建省安溪县西平镇发布的“官方声明”。
安溪县茶农的民间说法是,印伟种植的茶树冲泡后香气四溢,与普通茶叶不同,颜色黑如铁,比普通茶叶重很多。印伟信奉“观音”,怀疑是观音所赐,故取名“铁观音”。
目前,安溪县西平镇严嵩村有一块摩崖石刻“印伟铁观音原产地”,表明当地是铁观音的发源地。该地区有公园、牌楼和亭台楼阁,已成为一个旅游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