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最早被称为茶,茶一词最早见于《尔雅•释木》《陀,苦茶》,其中茶一词指的是茶,晋代郭璞的《尔雅注》也对此作了比较详细的评论:“树小如栀子花,冬生(意为常绿),叶可煮汤。”
关于“茶”字的由来,一般人认为中唐以前(约公元8世纪)的“茶”字就是“茶”字。“茶”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诗经》,但《诗经》在很多诗里说的都不是茶。“茶”字开头明显含有“茶”字的意思,是《尔雅•释木》中的“苦茶”字。
郭璞的《尔雅注》对此也做了详细的评论:“树小如栀子花,冬生(意为常青),其叶可煮汤。”公元2世纪初,东汉许慎也在《说文解字》一书中说:“茶,苦茶。”“茶”字,据宋代徐铉等人在书注中说,“此为今之茶字”。
印有“茶”字的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青瓷,收藏于湖州博物馆
西南地区的兄弟民族对“茶”的认识由来已久(见前面引用的司马相如《凡将篇》、杨雄《方言》),其读音为“I-Cha”或“I-Guo”。自秦汉以来,当茶从西南传到广大汉族居民区时,因其味苦,发音与“茶”字相近,“茶”被用来表示药和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