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一过,风就温和了许多,太阳撕开纠缠了几天的尘雾,像多年未见的母亲,贪婪地爱抚着大地。
翻出自己喜欢的小茶壶茶杯,赶紧腾出书桌的一角,简单的给自己泡一壶茶。
当开水一次次打在茶叶上,它上下浮动,仿佛成了水中的一片茶叶,悠悠荡漾。
林清玄曾经说过,在广阔的世界里,每个人都应该保留自己的小千世界。
此时,“喝茶”应该是我的小千世界。
没有挑剔苛刻的规矩,不需要坐地起价,不需要精致的陈设,不需要片刻的优雅。我只想舒舒服服地喝杯茶,免得打扰我平静的日常生活。
在我们的生活中,“喝茶”是我们熟悉的普通事物,但在一些严肃、正式的茶桌上,“喝茶”却被不经意地无限放大、夸大,让人一时间变得陌生、疏远。
古人说茶真香真甜,这是真的。想要自由自在的喝茶,最终还是要回到茶本身,回到自己的内心。
没必要刻意喝茶,它是生活的一部分,自然而然就发生了。
有时候很好喝,用马克杯也能做一些。有时候,我会更细致一些,准备茶壶茶杯,给自己摆个小茶席。一切都会按照我喜欢的方式去做,我会充满喜悦。
有时候,我会停下工作,等水慢慢烧开。或者在路上的时候,可以拿个保温杯,自由自在地喝一杯。
感觉喝茶并不是一件繁琐而深刻的事情。在不同的时期,目前会有一个好的办法。
于是,喝着喝着,感觉味道很好,喝着喝着,凉风习习的在腋下生。
茶仙品尝了他的朋友孟建赠送的新茶后,立即写下了《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即著名的歌曲《七碗茶诗》。
他用神怡的笔墨描述了自己饮茶的奇妙经历,令世人惊叹。
诗中说他关了柴门,煎了茶,独自品尝。茶汤明亮清澈,蓝云般的热气袅袅,吹不散。
他刚喝了一碗,就觉得嗓子又湿又渴。两碗下肚,胸中孤独感消失,三碗下肚,精神倍增,文字鲜活。
四碗下肚,身上的汗慢慢冒了出来,生活中所有的不开心都随着毛孔散发。喝完第五碗,感觉浑身轻松。
第六碗喝下去,仿佛进入了仙境,第七碗却喝不下去。这时候你只觉得腋下凉风习习,飘飘欲仙。
坐在清凉的水中,望着煎制的绿茶粉,如尘埃。比起隆重严肃的茶桌,只有一个人喝,心里才会舒服自在。
可惜这种日常被现代人弄得高深莫测。三句两句离不开茶道。有的时候,太注重茶道,就会忘记喝茶的初衷。
曾经有一个学生问禅师法眼:大师,人生之道是什么?他说:“第一,我叫你做,第二,我叫你做。”
同样,喝茶的方式是什么?第一是请你喝,第二是请你喝。你为什么需要这么多真相?
自然风光,风吹雨打,三两知己,喝茶听歌总是惬意的,无需多说什么。正所谓青山无语,打不过我的风情。
所以,喝茶不应该是优雅华丽的伪装。喜欢喝就喝吧。至于修道,无非是在日常生活中无意而自然地去做。
禅宗说:“青竹满佛法。阴惨黄花,无非般若”,凡有,是震天菩提。打水砍柴,穿衣吃饭,烧水煎茶,无非道。
杨惠姬法师有一句口头禅:“你不持戒,你不打坐,你的意思是在锄头(锄头)旁边”。不需要守戒,不需要打坐,喝茶工作就是修道。
大道至简,不修则已。烧水洗衣机,拿热汤,无非是道。没有必要拘泥于喝茶的程序
洪应明《菜根谭》有句话:一辈子的幸福只在一碗茶里。我想,无论现在的生活是好是坏,我相信有了茶,就会有洒脱。
元末十年(公元815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当他听到浔阳江头女商人惨淡的人生故事时,以“我们俩都不幸福——到天荒地老”感叹,并写出了名曲《琵琶行》。
第二年,白居易故地重游,发现了“云水泉,不可夺第一,不可弃情”的香炉峰,于是在附近开了一个茶园。
闲暇之余,悠闲地穿梭于山野之间,与野鹿、林鹤相伴,独饮清凉山茶,真的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不料长庆二年(公元822年),朝廷再次拉开牛李党争序幕,朝臣互相攻讦,白居易说事,皇帝大怒,随即降职杭州刺史。
白居易在杭州任职期间,过着最闲适的生活。因为业务不忙,我可以“喝杯茶,看看书”,享受一个人喝茶看书。
坐在清凉的水中,望着煎制的绿茶粉,如尘埃。手端一碗茶没有任何理由,只是这种感觉让爱茶的人爱上了。晚年,白居易辞官养老,隐居洛阳香山寺,每天与香山僧人交流,自称“香山居士”。
“鼻香茶煮后,腰暖,阳光灿烂。古琴相伴,春酒不空。”茶,酒,还有那架老钢琴,是他最好的朋友,一直在他身边,陪他度过晚年的最后时光。
我们无法预测未来几年我们将承受什么。也许会有漫长的惊喜或者无法避免的痛苦。
或富或穷,或喧闹或孤独。
如果我们无法回避生命中的每一次经历,那么愿每一个人,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不迷失,随时坐在岩石上,陶醉在茶香里。
毕竟玩自己是每个人都需要的能力。
又是一年春光好。试新茶敲深炉火。五月天气晴朗的时候,我们都可以去久违的山河,生一炉炭,煮一碗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