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司,简称“茶司”,官方署名,是宋代以后专门从事茶马贸易的机构。
在早期的内陆和边疆牧区,有以茶换马的制度。饮茶养马是中国统治时期的一项长期政策。即在西南(川滇)产区和靠近边境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交通要道上设立关卡,制定“茶马法”,专司以茶换马的职能。也就是边境少数民族以马换生活用品。
据史书记载,北宋宁年间(1068-1077年),稍微得到安抚的在甘肃临洮与民征作战,需要大量战马。朝廷甚至在四川将其收编,在四川四路设立“提行茶马部”,负责采购、交换茶马,并在陕西、甘肃、四川等地设立“店”、“买”。严禁商贩运至边境地区销售,甚至种子、苗木也不允许带入边境。贩卖私酒的人将被处死,或流放三千里。不遵守茶马司官员也要受到惩罚。
立法如此苛刻,目的就是为了控制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通过内地加强他们的统治。这就是“以茶治边”的由来。但客观上,茶马互市也促进了我国民族经济的交流和发展。明十五年,洪武改令,掌管河州。
三十年前,由周琴改为永宁(今四川叙永)茶马司,后又恢复。
清代在陕西、甘肃、云南等地设置茶马使,负责茶马贸易。
茶马司的主要职能是“易马赏”。禁止定期换马。每年都会以茶马的数量上报朝廷,城内马匹分为边防军骑操或马援寺牧。《明会典茶课》:“明制茶课,引中国各种茶,凡茶叶,有税,有茶仓存放,有御史监查,有茶马司、茶司,有验茶所。”
明清两代都在四川设置了专门的“茶马司”。清康熙4年(1665年)在滇西设置北盛府茶马市,直到康熙4年(1705年)才被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