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季节是村民们最开心的。一些村民甚至在黎明前就来采茶。我们按斤计算工资。其中,挣得多的,一天能挣两三百元,工作也很积极。”在徐东茶园,安康汉滨区朱元镇大竹园社区党支部书记单林江边走边说。和往年一样,今年春天,茶叶的生产和销售成了他最关心和最欣慰的事情。从过去一个默默无闻的偏远山村,到今天美丽的乡村,幸福的故乡,大竹园社区的华丽转身,离不开村党支部书记单林江的不懈奋斗。他扎根农村30年,因地制宜,采用“园区基地农民”的思路,新建“陕茶一号”茶叶示范园,改造低产茶园,修建十里茶花长廊,把荒山变成了茶山,茶山变成了金山。他被村民亲切地称为“茶书记”。四月的朱元到处都是美丽的风景和树木,茶园充满活力,到处都是绿色。在两岔村的徐东生态农业园,单林江穿梭在茶垄间,给学生们讲述采茶技巧和茶文化。“采一芽一叶时,要倾斜60度以上,抬起来,不要用手捏。”蒋山说。他住的茶园几年前还是一片荒地。由于朱元镇山沟很深,镇上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导致土地抛荒。蒋山在担任大竹园社区主任、支部书记期间,围绕如何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下了很大功夫。“经过几年的努力,村里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但看到我们村民每年过年后都要外出打工,年底才回家,肥沃的土地已经荒废,我很着急。我希望我能把我们村的人留在家里工作,以增加他们的收入。”蒋山说。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关键。通过走访调研,蒋山认为,蒿坪河两岸土壤肥沃,富含硒元素,对优质茶叶的生长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他看到了茶业发展的好机会,放弃了自己的生意,毅然拿出了多年积累的积蓄。2014年、2015年,他先后成立了临江茶农专业合作社、徐东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带领村民走上了茶产业公司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道路。“我以前在家带孩子,没有收入。现在单支书组织我们在家种茶、采茶,日子越来越好了。”正在茶园采摘茶叶的工人林箐说。截至目前,山林江茶产业已覆盖朱元镇大竹园社区、两岔村、二连村三个村。建成有机高效茶叶示范园“山茶1号”2000多亩,改造低产茶园1000多亩。特色茶叶加工厂1200平方米,茶叶保鲜室100平方米,带动村民500余人。公司生产的“陕茶一号”毛尖茶荣获“2018 Xi安(国际)茶博会”银奖,公司生产的两款产品荣获2019年第四届亚太茶业茶艺“特别金奖”。汉渠徐东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荣获“优秀帮扶企业”、“安康市扶贫优秀企业”、“茶叶行业十大扶贫企业”等荣誉称号。去年底,公司在梁岔村建成了占地3700多平方米的徐东茶楼,打造了一个集吃、喝、玩为一体的茶文化体验园。蒋山说,公司和茶馆以他的儿子“徐东”命名,因为这个行业就像他自己的孩子一样。他精心打理了这么多年,希望以后茶产业能成为他和村民们最坚实的支撑。”从我记事起,父亲每天忙得像陀螺一样,不是在茶园,就是在村委会。让我印象深刻的是
1990年出生的山徐东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和父亲一起发展茶产业。他从品牌建设、电商销售等方面为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积极的思路。“回来后看到采茶村民脸上幸福的笑容,觉得回到家乡发展其实很有意义。我要和父亲一起,把这里的青山绿水变成金山银山。”山徐东说。如今的大竹园社区不仅有茶园,还有观光步道、茶厂、民宿等。随着各种设施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这里体验茶文化。农业一体化已成为山临江下一步的发展重点。“我们计划在生态茶园的基础上,打造集种植、加工、销售、休闲、观光、体验为一体的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紧紧围绕‘茶园成景区、茶园成园区、茶山成金山’的发展思路,不断拓展和延伸茶产业发展链条,努力实现‘一叶富民’的跨越式发展。”文/图安报全媒体记者张松通讯员吴智贤记者
“新农民”单林江:做领头雁深耕“茶”篇
“这个季节是村民们最开心的。一些村民甚至在黎明前就来采茶。我们按斤计算工资。其中,挣得多的,一天能挣两三百元,…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品茶蛰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inchazhe.com/107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