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蛰 茶文化 茶 大道不用艺

茶 大道不用艺

大约1200多年前,有两位煎茶高手PK了一场,成为中唐时期

标题:茶,要道不要艺

大约1200年前,两个炒茶高手PK了一场,成为中唐时期的重要茶事。

两位大师是常和鲁豫,裁判是古代历史学家。当他来到临淮县告慰江南时,当地人说常到山喝茶,于是立即邀请他。

这个常,穿着一件黄衬衫,一件纱帽,手里拿着一件茶具,显得流畅而优雅。指点方向,左右挠眼睛。

当我们到达江南时,另一个人向李继清推荐了刘玉。鲁豫来的时候,只穿了“野衣”,还带了一套茶具。手术过程与常相似,但既不美观也不精致。

李继清有点看不起他,喝完茶,让手下拿三十文钱奖励刘玉。这让鲁豫觉得很丢脸,回家写《毁茶论》。

事后世人评价陆羽的茶是道,其境界远高于常的茶。常也知道自己的不足,于是对陆羽的茶道加以润色,大力宣传,最终使饮茶在唐代成为一种流行之风。

所以,我们认为他是鲁豫的“铁杆粉丝”。但1200年后,我惊讶地发现,中国茶正在走向昌熊波,而不是陆羽。

说这话,不是心血来潮,而是近年来目睹了茶行业的奇怪现象而生发的感觉。

比如为什么我们称之为“茶道”而不是“茶道”?为什么我们喜欢叫它“茶秀”,表演者都是年轻漂亮的女人?为什么我们在茶道中玩那么多花形手势,让人怀疑这是手舞还是制茶手法?

似乎大家对于茶艺的追求不是茶好不好,而是节目好不好。所以表演的时候,有时跳舞,有时吹笛子,有时烧香,有时插花,都是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

制茶技艺的展示成了一种文化创意,功利和娱乐无处不在。

这对茶来说是福是祸?

日本学者陈在其名著《茶事遍路》中写下的这段话,很发人深省。“茶道在中国,与其说是绝迹,不如说是不留形式。茶道就是将日常茶饭中所谓的茶非日常化,通过在现实中建立一个虚构的操作过程来重新思考人生。虽然这在中国是潜流,但在日本并没有作为一种形式流传下来。”

看完这段话,我想起了2013年冬天,日本最大的茶道机构千位大师亲自率团访问杭州时所做的茶道展示。

作为一个90岁的老人,这位大宗师遵循家族文化,严格遵循森no Riky的指示,以茶道为生,在世界各地传播和教授日本茶道。

师傅给我们介绍日本茶道,弟子为我们展示和讲解每一个环节。有几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大师说,喝茶就是清空身体。喝完这杯茶,你的身体会变空。所以空是一大核心内涵。

大师本人也是个和尚。他的茶道学校持续了三年,每天都在研究茶,恪守古训。

所以我们看日本的茶道,更多的感受到的不是“美”,而是“静”,是遵守礼仪的庄重感。没有多余的语言,花哨的动作,漂亮的服饰,只有程序和礼仪,静静的奉茶,慢慢的品茶。

当你看到沏茶人面对一碗茶汤,如此庄严祥和,你不禁对它产生崇敬之情。于是,茶的方式就产生了,形成了类似参加宗教仪式的神圣感。

对于这种“静”和“空”,那些茶室里的陈设以简单为主,茶客可以是老人,也可以是男人。重要的不是人美不美,而是茶客的敬茶心。这不是娱乐,而是精神追求。因此,在日本,人们对茶道老师非常尊敬。

大师说茶文化起源于中国,茶道却诞生于日本。我觉得这是我们应该反思的。

中国茶是复杂的,中国茶文化是博大的,但中国茶艺就像一部喜剧。日本茶道讲究“空”,这是佛教的禅宗思想。

中国茶文化总说儒释道共存,但我们表演的时候违背了这些东西。我们追求的是“存在”。一场茶艺表演我们想表现的东西有很多,比如女人是否漂亮,器皿是否昂贵,体态是否婀娜,却忽略了茶是否好喝的真实性。

每当有演出时,就选年轻漂亮的女人来演,年纪大的女人很少表演。这是一个年轻女性竞争的地方。这不就是那个华丽的臭皮囊吗?

佛教说“色即空,空即色”。我们展示的只是那种颜色的外表。所以在观看中国茶艺的时候,我不能总是心存崇敬。大部分时间,我都在看表演。

我很难理解为什么中国的茶艺要讲究创意和设计。如果作为“茶道”,就应该“恢复旧制度,传承下去”。

如果算是“茶的”,更重要的是关注茶的哲理。一旦进入剧情设计、空间设计、创意呈现,我觉得这不是哲学、宗教范畴,而是舞台表演。

中国的茶艺就像大观园,繁花似锦,花团锦簇,美轮美奂,令人惊艳。日本千家万户的茶道传承了350年,至今不变。难道他们的每一代接班人都没有想过创造性的改变吗?为什么他们没有创造力?

我想这是因为茶在他们眼里是道,是哲学,是宗教,是敬仰,是敬畏,是陆羽的道,是常的表现。

茶的美不在于艺术,而在于道。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品茶蛰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inchazhe.com/107019.html

作者: 茶道入门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592-66621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pin@pinchazh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