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饮茶成为一种时尚,寺庙用茶供养三宝(佛、法、僧)和招待香客,逐渐形成了常规的饮茶礼仪和固定的饮茶模式。平日住持请寺内所有僧人喝茶,称之为普通茶。一年一度的“大职邀”期间,方丈会在新执事和尚确定后,设茶会。茶在禅宗中的提神作用从一开始就逐渐成为禅宗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并进一步成为修行戒律、悟道的载体。“茶即禅,舍禅即无茶。不知禅味,即不知茶味。”
寺院僧人的饮茶习惯对后来民间饮茶习俗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据唐代《封氏闻见记》记载:“开元中学(713-741年),泰山灵岩寺有一位降妖师大兴禅学,清醒时允许喝茶,晚上不吃饭。人都是自己扛着,到处做饭喝酒。从此以后,我们就效仿,成为一种习俗。”唐朝全盛时期,“诸侯朝臣皆酒徒。”文人之间的茶会、诗词逐渐流传,饮茶逐渐成为一种习俗,加速了中国最早的茶店的出现。《封氏闻见记》记载:“开元中市多开店,炒茶卖,不求俗,投钱饮。”这些店已经初具规模,但是还没有茶馆。
直到明末张岱的《陶庵梦忆》,“茶馆”一词才开始被描述,“崇祯贵由,有开茶馆的好人”。此后,统称为茶馆。茶馆是古代民间艺术活动的场所。北方的大鼓,南方的评书、弹词、评书,在江北、江南一边喝茶一边欣赏,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茶摊比茶馆简单多了。明朝末年,北京有一个只有一张桌子几个凳子的简易茶摊,大街小巷都摆着粗瓷碗卖大碗茶。就这么简单,它一出现,就造就了日后著名的北京大碗茶。
真正的茶馆全盛时期是清朝出现的“康干史圣”。清代的茶馆显示出前代的景象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种类繁多,功能宏伟。当时杭州有800多家茶馆。在乡镇的茶馆,比如太仓的黄荆镇,镇上只有几千居民,却有几百家茶馆。茶馆里的茶点有干酱、瓜子、小果盘、酥烧饼、春卷、水晶饼茶、饺子、糖油馒头等等。北京人把以卖茶为主的茶馆称为茶楼,环境优美,布局典雅,茶水俱佳,字画盆景一应俱全。文人诗人喜欢来这里沉思,促膝谈心,一些商人也经常来这里洽谈生意。这种茶馆往往建在风景优美的地方,远离城市的喧嚣。如果你想满足你的胃口,你可以进入新的茶馆,那里可以卖茶,心和茶,一些茶馆还配备了酒来满足顾客的口味。比如杭州西湖茶室的橘饼、切片、黑枣、煮栗子;春卷、水晶蛋糕、烧麦、糖油馒头等。在南京鸿福花园和何春花园。
宫廷式茶盛行于清代,有皇家气派,有茶道规矩。除了平日喝茶,清朝还举行了四次盛大的“千年宴”。尤其是“一日不茶不行”的乾隆皇帝在位的最后一年,健在的老臣3056人被列为最著名的事件,当年写了3000多首诗。乾隆皇帝还在故宫的禁园圆明园里建了一个皇家茶馆,——童渊茶馆,与人民同乐。大年初一,童乐园还会有一条类似民间的商业街,各种商店、饭店、茶馆等等都会摆在里面。使用的器皿都是提前在城外购买的。从下午三点钟到五点钟,皇帝和大臣们来到这条街,聚集在茶馆里
戏曲在清代非常流行。茶馆和剧院是人们经常去的地方,爱管闲事的人把它们合二为一。宋元时期,戏曲艺人出现在酒楼、茶楼表演。直到清朝才在茶馆里设置了专门的戏台。《包《都剧赋序》记载,清代嘉庆年间,有“其戏贩为名茶园”之说。久而久之,茶园和戏曲园合二为一,所以古戏曲园常被称为茶园。后来的“戏园”、“歌剧院”等名称都来源于“茶园”、“茶馆”。所以有人说“戏曲是茶汁浇灌的艺术”。京剧大师梅兰芳曾权威地说:“最早的剧院统称茶园,朋友们聚在一起喝茶谈心,看戏只是附带的。”“当年剧院不卖票,只收茶钱。去看歌剧的人一走进餐厅,那位“看座位的人”就忙着走过来迎接他。先给他找了个好位子,然后顺手给他铺了个蓝布垫子,很快泡了一壶香茶,最后递给他一张薄薄的黄色纸条,有两个火柴盒那么大。这是当时的剧场名单。”茶馆发展到明清时期,出现了与前代不同的现象,即部分地区的茶馆数量已经超过餐馆数量。茶馆的出现比餐馆晚了一千年,到了明清时期,终于平分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