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产业是恩施州六大特色经济产业之一,是当地的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随着茶叶消费趋势的变化,当地传统茶产业面临诸多问题。在国家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大背景下,为发挥自身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让茶富起来,茶产业强起来,杭、恩施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通过稳、补、延、强链条,完善当地茶产业链,促进茶产业整体提升,让绿叶成为百姓脱贫致富的金叶子。来凤县藤茶产业基地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指导意见》,首次将恩施州纳入东西部扶贫协作,明确由杭州市支持。为推进茶产业合作帮扶,杭州市、恩施市政府经两地农业部门协商讨论,专门制定了《杭州市帮扶恩施州茶产业提升发展的工作方案》,每年落实1000万专项帮扶资金,支持恩施当地茶产业。方案出台仅半年,30多家浙江大型茶企与恩施当地企业结对帮扶。恩施茶产业提升是杭恩精诚合作、精准扶贫、双向共赢的典范工程。其示范效应初显,正在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人才参与恩施茶产业帮扶工作。2019年末,泉州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620元,增长10.41%。增速连续十年高于全国省级平均水平。其中,泉州茶产业覆盖茶农83万人,茶农人均收入5422元。茶叶对泉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贡献达到923元。借助杭城的产业平台,恩施的茶叶正以崭新的面貌走向高品质、高附加值的市场,真正把茶叶变成恩施人脱贫致富的阿津叶子。中国(杭州)国际茶博会恩施硒茶展品01恩施州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北纬30线是世界公认的中国优质茶叶产区黄金纬度带。它像一条东西轴线,串联起相隔千里的杭州和恩施州。这两个地方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充沛的降雨量和肥沃的微酸性土壤最适合茶叶的生长。杭州有着千年的饮茶历史,孕育了著名的西湖龙井茶,被称为中国的“茶都”。周恩是南方茶盐古道的重要节点。因拥有世界上唯一的独立硒矿床和世界上最大的富硒生态圈,享有“世界硒都”的美誉。周恩不仅是农业部茶叶优势产区,也是长江中上游特色绿茶和出口绿茶的主要产区之一。海拔800 ~ 3000米的山区占全州总面积的73%,茶园面积10.59万公顷,年综合产值120亿元,居全国市州第四位,覆盖茶农80万人。在巴东县乌溪口,由于茶叶种植分散,产业化程度低,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不完善,茶农脱贫增收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茶叶良种化进程的不平衡发展。恩施新老茶区的良种率差异很大,甚至同一茶区的茶叶品种质量也参差不齐。由于缺乏统一的品种规划和田间管理,泉州茶叶良种率较低,成为制约当地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不同区县(市)在标准化茶园建设、改造方面有很大差异
3.茶叶产业链不完善。恩施茶叶加工厂多,大多是家庭作坊式生产,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产品同质化严重,产品附加值低,利润空间薄。他们在低端茶叶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状态。春茶采摘季,茶农大多出售鲜叶或简单初加工后的半成品。因为质量参差不齐,优质产品只能卖“白菜价”。因此,进一步丰富茶叶发展业态,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成为恩施茶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可选择的方式。4.大众品牌认知度不高。虽然近年来恩施硒茶品牌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但小、散、乱的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改变。恩施硒茶品牌与全国知名品牌还有较大差距,与茶叶大州的地位不匹配。目前,知名度较高的恩施尤鲁在全国百强榜单中仅排名第39位。品牌形象的塑造,品牌忠诚度的培养,品牌地位的确立,仍然需要长期坚持。5.龙头企业实力不强。泉州有1000多家茶企。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但实力不强。真正的龙头企业、大企业、大老板很少。中国只有4家企业进入百强,而且排名靠后。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春茶产销旺季,由于鲜叶购销渠道不畅,销售速度和价格明显下降。茶企不同程度地遇到了销售、融资、运输等方面的困难。此外,一些中小企业管理不善,财务制度不健全,产品研发薄弱;d和市场拓展能力,带动产业发展的能力有限,这也严重制约了茶叶加工企业的发展。6.全球绿化推进不平衡虽然恩施在茶叶生产绿化方面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面,但一些县市对茶叶全球绿化了解不多,想的不多,下的功夫也不多。主体作用发挥不够,部分企业宣称基地流于形式,没有与茶农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产业基础分散,投入种类多,监管体系不健全,存在许多潜在的隐患和风险。随着恩施硒茶“一红一绿”(利川红、恩施尤鲁)知名度的不断提高,扰乱市场、影响品牌声誉和形象的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现象屡禁不止。7.茶业人才队伍薄弱。近年来,虽然加强了企业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但企业过于依赖政府项目的培训,较少主动参与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泉州茶业人才队伍还存在知识水平低、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特别是懂茶的技术、管理、营销类专业人才,评茶师、茶艺师等实用型人才严重缺乏,不能满足茶产业转型发展的需要。02帮扶措施及效果1。走进基地大规模发展恩施当地茶产业组织性不强,茶树种类混乱,茶园分散,茶农各自为政发展,在规模和生产上缺乏有效的组织,以及龙头企业对茶叶质量的控制。针对这种情况,杭州通过帮助壮大村级专业合作社,增加茶园种植面积,把原来分散的茶园逐渐整合成一块块的生态种植基地。仅2018年,杭州就投入帮扶资金近7000万,开发新茶园2000公顷,将原有的分散、小茶园整合起来,形成规模化的生态茶园。2019年,泉州茶园总面积达11.33万公顷,比2013年增加3.97万公顷。茶叶基地总面积占全省的31.8%,居湖北省首位
2020年,我们帮助恩施引进了适合制作白化茶和凤凰单丛的茶叶品种,丰富了恩施茶叶种类。巴东县茶店子镇禅宗茶示范基地项目深入开展示范基地建设,全州持续推进全域生产。鹤峰县稳步开展茶叶全球有机创建,茶产业绿色有机背景更强,得到了国家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的高度肯定。2020年新启动宣恩县万寨乡、巴东县西秋湾乡两个国家级全域绿色示范镇建设。目前,全州已建成全球绿色示范镇21个,示范村129个,视频监控点66个。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识别茶叶农药残留超标、重金属污染、违规使用添加剂等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信心,开发生态、有机、绿色的茶叶产品已经成为大势所趋。通过杭州与恩施州的合作,加强了重点领域和重要环节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共同促进了恩施州有机茶的发展。目前,泉州已建立专业化服务组织126个,开发茶园2.35万公顷,占茶园总面积的20%。泉州有机茶基地3800公顷,泉州有机茶基地总面积已达8200公顷,占泉州茶园总面积的6.98%。有机转换认证新增面积0.43千公顷,转换认证总面积0.63千公顷。泉州成功创建9个国家有机食品示范基地和9个国家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获得德美特认证的有机茶园1个,国家有机食品认证标志17个;泉州共建立国家绿色食品(茶叶)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6个,获得绿色食品标识122个;新增绿色食品认证面积4100公顷,总面积3.91万公顷,占茶园总面积的33.2%。其中11家通过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泉州通过绿色、有机认证的茶园占泉州茶园总面积的60%以上。恩施尤鲁传承了传统的蒸制技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恩施尤鲁持续推进茶叶加工电气化改造。2019年,全州不断加快全电动改造,增加清洁生产线和连续自动化生产线。目前,全州全电动制茶企业84家,同比增长27.27%;清洁生产线达到269条,同比增长37.95%;连续和自动生产线达到58条,同比增长18%。恩施咸丰县、宣恩县成功创建“国家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恩施市、利川市、鹤峰县成功创建“省级茶叶出口基地县”;恩施、利川、巴东、宣恩、咸丰、鹤峰获得“全国重点产茶县”称号;鹤峰、宣恩两县荣获“2019中国茶产业百强县”称号;宣恩被授予“2019中国十大生态产茶县”。鹤峰县铁炉乡王三村东西合作有机茶加工厂项目3。推进产业化经营恩施本地加工企业数量和能力不足。茶农主要卖鲜叶,收入受限。2018年,杭州援建28家现代化新茶厂,总面积4.3万平方米,帮助采购先进的现代化生产设备,基本解决了当地茶叶加工能力不足的问题。针对恩施大规模夏秋茶弃茶问题,杭州引入抹茶产业链。2018年最大的抹茶加工出口企业浙江新洲国际贸易公司
恩施市龙凤镇汉根马龙现代茶叶示范产业园2018年生产地茶、抹茶40吨,产值320万元,直接带动174户农民年增收3000元。随着2019年6条标准化抹茶生产线的投产,辐射带动周边667公顷抹茶基地,贫困人口1000多人,平均每公顷增收2万元。在马龙现代茶产业示范园区的带动下,恩施州巴东县、鹤峰县等茶叶主产区进一步推广抹茶生产,丰富茶叶产业链,提高茶叶产业化水平。杭州市政府高层推动、杭州茶企结对帮扶的杭州恩龙马现代茶叶示范产业园,见证了恩施州茶叶生产加工龙头企业的不断发展,全州规模以上加工企业53家,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湖北省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9家,已进入4家全国百强茶企名单。197家企业通过SC认证,38家企业通过ISO质量体系认证;获得直接出口经营权的公司有17家。4.加强人才队伍培养杭州加大了对恩施州茶产业人才的扶持力度,帮助开展茶叶技术员、茶叶专业合作社带头人、茶艺师、茶叶鉴定师等专业培训。恩施,依托湖北民族大学科技学院,以校企合作的方式组建恩施硒茶学院,开展茶叶职业技能培训、茶文化创新与推广。杭州依托杭州人力资源聚集的优势,不断投入培训经费,引进优秀教师,使这所学院成为恩施州茶叶人才培训基地,为恩施州培养了一批茶叶专业人才,提高了当地专业化水平,从技术上提高了茶叶的产量和质量。杭州干部在有机茶园调研围绕《杭州市帮扶恩施州茶产业提升发展的工作方案》实施,杭州市、恩施市组织召开了东西部茶产业协同发展座谈会和“东西部协同茶产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座谈会。在种植、采摘、加工生产、产品销售等方面,与致富带头人深度合作,探索“1 X N”培训扶贫模式,即东西部扶贫合作培训平台,带动X个致富带头人,辐射N个贫困户脱贫致富。该模式已成功带动474户贫困户就业、脱贫、增收。学院还通过建立专业人才库、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农民教育培训示范基地,不断推动恩施硒茶产业发展。5.推进硒茶品牌建设在杭州与恩施州东西部扶贫合作中,双方秉承“杭州的平台就是恩施的平台,恩施的资源就是杭州的资源”的理念,依托杭州在茶产业的平台优势,不断扩大恩施茶公共品牌的影响力。在杭州的大力支持下,恩施硒茶、恩施尤鲁、利川红等大众茶品牌不断推出。杭州大力支持恩施硒茶在武汉等地开设专门的展示销售店。杭州还在杭州茶叶市场设立了恩施硒茶体验馆。在浙江农博会、中国(杭州)国际电子商务博览会设立恩施馆,推广恩施硒茶产品,依托杭州平台,帮助扩大恩施茶知名度。2018年杭州电博会恩施硒茶展品,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博会上,恩施有5款产品获得金奖。依托“电商之都”杭州的互联网营销优势,杭州大力开展“硒产品五进五活动”,推动恩施富硒茶走进商场、超市、食堂、农贸市场、新零售等终端。杭州致力于帮助恩施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营销网络,提供本地服务
推进茶旅融合,建设恩施枫香坡、宣恩吴家台、咸丰麻柳溪、鹤峰木耳山等一批茶旅融合示范点。推进产城融合,将茶元素融入城市建设,打造恩施马龙抹茶小镇、恩施硒茶小镇等茶叶特色小镇。推广“互联网”,形成线上线下营销渠道。推动茶产业、硒产业、资源型新型产业、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使茶产业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全产业链通道中处于领先地位。目前,泉州与茶相关的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点4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9个。马咸柳溪茶海羌寨、宣恩吴家台生态茶园被认定为4A级景区,鹤峰木耳山生态茶园入选“中国最美30个茶园”,咸丰大沙坝生态茶园被评为“中国最美20个茶园”,吴家台贡茶生态旅游线路入选中国“20条精品茶旅”。恩施州宣恩县吴家台4A级景区有机茶园推进产城融合,将茶元素融入城市建设。马龙抹茶镇、恩施硒茶镇等茶叶特色小镇建设初具规模。7.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充分利用中国农业农村部定点帮扶和杭州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政策优势,依托国家现代农业技术体系,组织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和机构深入开展技术指导,解决茶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不足的问题;依托杭州东西协作扶贫,提高了茶叶加工水平,形成了除黄茶外的整体茶叶产品结构。宣恩县依莱健硒红茶东西扶贫合作项目03结语按照“中央要求、恩施需要、杭州力所能及”的原则,杭州市和恩施市围绕“精、准”,在帮扶项目上突出重点、加强创新,项目系统化、制度品牌化。以茶产业帮扶为突破口推进泉州现代农业产业化进程。通过4年的努力,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东西部“12345”扶贫协作新品牌,即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深化扶贫协作”主线,做好劳务协作和人才扶持两篇文章,实施“三三三”工程扶贫(每年投入财政资金3亿多,实施项目300多个,带动剩余贫困人口1/3以上脱贫)。加强特色农业产业、旅游、“硒品进杭”、“浙企进恩”四大产业合作升级工程,全面建设和完善市、地、区、县、街道(镇)、社区和行政村、企业和贫困村五大帮扶体系,形成政府、市场和社会互动、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的大扶贫合作格局。恩施特色产业不断强筋壮骨,产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社会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两地在旅游互动、劳务合作、产业转移、产销对接等方面的合作渠道。越来越顺畅,促进了双方优势互补,共赢发展。杭州与恩施州东西部地区的扶贫协作,直接带动了全州36.36万贫困人口脱贫增收,帮助全州8个县(市)如期脱贫摘帽,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东西扶贫合作 发展茶产业 助力扶贫 ——以杭州为例帮扶湖北恩施州
茶产业是恩施州六大特色经济产业之一,是当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品茶蛰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inchazhe.com/223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