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头产业链人员结构危机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文明指数与城市化率有关。如火如荼的城市化建设正把中国带入一个更高的文明阶段。然而,在城市化进程中,农业人口正在迅速减少,并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导致农村地区出现大量抛荒耕地和抛荒茶园。新农村建设虽然好,但是掩盖不了本质上的衰落。年轻人在城市定居,再也不回来,老房子慢慢坍塌,无人修缮。当40后、50后出生的那帮人逐渐消亡,很多地方就会出现空心村。前三十年的人口红利逐渐转化为人口焦虑。以浙江新昌为例,全国最大的龙井茶生产县,县里官方申报的共有15万亩(卫星测的20万亩,浙江农业占GDP比重很小,一般没人吹嘘茶园面积)。由数十家大小茶企(作坊)和茶农、加工商组成,两者产能比例估计为5%: 95%。龙井茶加工有一个特点。从以前的手工油炸,到现在的机器油炸,都可以在农户家里完成。单相电源和10平米的地方可以容纳下一台炸机和一台发光烘干机。春天,茶农白天采茶,晚上炒茶,凌晨卖茶。一天之内,树上的茶就可以实现了。县城有两个大型的交易市场,每天都有几万的成交量。遵循垂直全产业链模式从1、茶农(种植、采摘、加工)2、去市场卖给茶商或等待上门收购3、茶商整理包装销往全国各地。在传统的水稻种植区,新昌几个产茶乡几乎看不到有人种植水稻。主要原因是当地农民认为种经济作物比种水稻好,种茶叶比种水稻更赚钱,也更容易管理。于是当地的农民慢慢地把原来种水稻的荒废田地改成了茶树,以至于他们不得不在家里购买大米。这也导致了茶叶实际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不是茶叶收成不够,而是肥沃的土地荒芜了。至于地里的茶园投产后怎么办,似乎没人去想。这种发展趋势从产业角度来看是符合逻辑的,但劳动力结构却岌岌可危。茶农的年龄基本在55-75岁之间。农民没有退休待遇,只有无为的概念。做一件事的人都要做到80岁,而很少有人在50岁之前和70岁之后留在农村。眼看着农村的老人一个个死去,眼看着茶园一个个荒废,这个负责种植管理、采摘加工的群体(虽然涌现出大量的加工作坊,但茶青采摘依然是个问题)在减少,这必然导致下游市场的逐渐萎缩。随着市场信息的日益对称,近10年来,在本地茶叶还没有开采出来之前,就有大量的外来茶叶涌入市场。看似繁荣的市场打破了大佛龙井原产地保护的壁垒,无意中压制了当地茶产业的发展。作为全国十大产茶县之一,虽然种植面积不是很大,但政府能搭台,百姓能唱戏,在产业思路、发展规划、市场开拓等方面在全国同行中也是出类拔萃的。然而,在经济下行和其他茶叶对市场冲击的影响下,中国茶叶市场(地方茶叶交易市场的名称)成交额逐年萎缩,高端茶叶产品库存较往年有所增加(浙江安吉茶叶交易市场也普遍存在高端茶叶库存增加的情况)。这几年地方政府一直在积极破局,但我觉得最大的危机还在后面,可能会出现在2028年左右(50岁左右出生的人老了或者干不下去了)。浙江松阳,浙江南部的茶城,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城
该县24万人口中有一半从事茶叶行业。与新昌不同,松阳的茶叶产业链基本由茶农(负责种植、管理、采摘)、负责采集绿茶的鲜叶商贩、负责加工销售的加工作坊、负责帮外地客商找茶的市场商户组成(只收过磅费,不赚差价)。各组各司其职,各组各尽所能。由于松阳产茶较早,大量本地人前往外省制茶,茶产品品种齐全(龙形、凤形、卷曲绿茶、单芽、一芽、一叶红茶)以及大量外地客商,市场交易的繁荣期较长,从而促进了当地茶产业链的健康有序流通。然而,看似蒸蒸日上的松阳茶业也出现了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危机。2019年春茶季,数万名河南采摘工被劳务中介(大小工头)带到松阳,以每个采摘工1000元(含保险)的单价向茶园主收取介绍费(2018年500元一个)。茶园主把采摘者带回家时,会给他们做好吃的,并拿当天每人采摘的茶叶总价的一半作为报酬。比如今天40元一斤的茶叶,有人采了20斤,一共卖了800元,茶园主要分给采茶工400元,等等。在此期间,还要保证采摘工因你家待遇差、你家采茶不好等原因而跳槽。还要保证采摘者不发生摔倒、被毒蛇咬伤、突发疾病等意外。采摘期间,否则会有收入减少或者一年的工作白做.这只是目前浙江两个知名产茶县的实际情况,采茶工短缺也是全国所有产茶区面临的最大痛点。福建安溪、福鼎,贵州湄潭、黎平,四川名山,广西三江,河南信阳,广东英德.................所以,源头劳动力的短缺和断层,才是茶产业(或者说整个第一产业)未来发展的最大危机。机器换人是大势所趋,在制茶领域已经非常成熟完善,但在名茶采摘机械领域才刚刚开始。怎么调整?产业转型是一个产业遇到的痛点刺激其做出自我修复反应时的行为。从现在开始,中国茶业必须树立前瞻性的危机意识,不能再满足于现状。你只有提前为三五年后的事情做打算,才能活得更久。十年后,随着土地流转制度的完善,一大批年轻的茶园主即将出现,少数人管理大量茶园的农业机械化时代正在慢慢到来。作者团队发明的最新一代(第十代)无叶碎摘机,可以摘一芽一叶或两片。目前这项技术在全球业界处于领先水平。来源:陈文静论道
中国茶产业白皮书:源头产业链的人员结构危机
源头产业链人员结构危机 一个国家与社会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品茶蛰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inchazhe.com/223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