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一百年里,人们之间的称谓经历了一段历史的变迁。从一个有着千年阅历、一本正经的“君子”,到一个需要革命、模仿苏联的“同志”,到一个金钱至上、人人追求的“老板”,再到一个回归传统、不甘堕落的“老师”。最好的“老师”叫做“大师”。哪里都有“大师”。每个行业,都有“大师”。两千年来,知名的茶艺大师并不多,如汉代的王宝、杜宇;唐朝如鲁豫、皎然,如鲁通、蔡襄;明清如此多次,舒与袁枚;如现代的吴觉农、庄万芳、陈赓、冯绍秋等。加起来只有一百。在过去的三五年里,茶界出现了无数的“大师”。听的最多的,无非就是小罐茶的八个“大师”。本来有八个以上,有几个不服,被淘汰了。“这八大高手”这句话就成了梗。今年4月,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开始公布“中国茶大师”名单,大批茶界人士使出浑身解数,削尖脑袋进入这个千载难逢的名单。我在贵州铜仁偶然遇到一位“大师”。我以极其虔诚的态度请“大师”品尝了我带来的三种红茶。三巡之后,我征求他的意见。“大师”惜字如金:嗯,第一个有点涩,第二个有点苦,第三个又苦又涩。嗯,“师父”这20个字,让我对自己带来的初恋和两把慕童管叶红失去了信心,想给自己看看。我翻了翻这个协会关于大师评选的链接,上面写着:..................8月,吴江在微信官方账号炮轰台湾省“大师”。石“大师”和邓“大师”相继被拍,他们的“光辉形象”暴露无遗。追随者恍然大悟,哦!原来“大师”收了我们很多年的智商税。10月份去福鼎,茶余饭后聊到M大师,当地茶友不以为然,说M大师做了六代茶,到了他这一代就没怎么做了。为了赞美上帝,政府坚持讲故事让M成为白茶家族的“大师”...........回头看,“大师”无处不在,有固定或不固定的道场;他们或多或少都有粉丝。他们不一定要懂很多茶,但是一定要穿亚麻的。我还没见过哪个“大师”说茶,泡茶不用麻衣。似乎亚麻布是中国“大师”的标准着装,除了亚麻布什么都没有是我对“大师”最深的印象。我想说的是,当我们身边那些流传千年的工匠、木匠、铁匠、制桶工、泥瓦匠、石匠等手艺人正在慢慢消失,当我们刚刚想到重拾“工匠精神”的时候,你们已经玩了三级跳,成为了“大师”。哦,当个作秀的,当个学徒,轻松名利双收,谁愿意身无分文,丢人现眼的在一线?谁是中国茶产业的中坚力量?是那些在制茶一线默默无闻了很久的工人,是那些任劳任怨,精益求精的匠人。没有他们,中国的制茶技艺怎么传承?为什么茶在中国兴盛?没有他们,再多的资本,再多的营销,再多的美好文化,都是一句空话。“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当这群工匠因为逐利而丧失了职业操守,当他们因为清闲而丧失了职业能力,当他们因为沽名钓誉而丧失了职业素养,这个行业就没有了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一些不适应现代生活的老手艺、老工匠可以淡出我们的日常生活,但工匠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当今社会浮躁,追求“短、平、快”(投入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眼前利益,从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灵魂。茶行业如此,所有行业都是如此。民国的高手都是万里挑一的奇才,而现在的“高手”基本都属于公鸡和小偷。只要这个社会继续浮躁,“大师”还是有市场的。虽然“老爷”已经成为一个贬义词,但是“老爷”这个称呼可能要过个十年二十年才会像以前的“同志”“小姐”一样,逐渐被人唾弃,被人遗忘。喝茶,请不要迷信“大师”。3354来源:(谈茶),独立茶人,不止茶。
2018年 茶师们倒霉年的开始
近一百年来,人们之间的称谓见证了一段段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品茶蛰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inchazhe.com/225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