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我们上次提到的,随着葡萄牙与荷兰和中国之间的贸易,茶叶在16世纪末和17世纪初传播到了欧洲。当时的英国女王是葡萄牙人,也是个爱茶的人,所以茶随着她的到来进入了英国宫廷,在英国上流社会流行开来。当时英国没有和中国进行贸易往来,所以很多英国贵族只能通过关系或者利用职务之便从荷兰带回优质茶叶,送给妻子举办聚会。同时,茶也渗透到英国人民的生活中。早在1658年,英国报纸上就有一则关于茶的广告。从广告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茶被称为Tcha或Tee,茶这个词是后来发明的。上面写的英文是the excellent,and by all physicians approved(这很好,被所有医生认可)China Drink,被中国人称为Tcha(中文名为cha)被其他民族称为Tay,别名Tee(在其他国家称为Tay,也叫Tee)1660年,第一张关于茶的广告传单出现在英国伦敦。作者是托马斯加维,一家茶馆的老板。这张宣传单上写着:它能使你精力充沛,它能缓解头痛和头晕,它能消除脾梗阻,它能有效地帮助治疗各种结石,用蜂蜜喝能清除肾毒,它能缓解呼吸困难,它能增加视力,它能帮助消化,它能帮助睡眠,它能加强记忆,它能抵抗困倦,喝后,它能整夜工作和学习而不感到疲劳,它能治疗疟疾,用牛奶和水喝它能加强内脏,帮助治疗水肿和坏血病,消除急性腹痛。法国、意大利、荷兰等各个基督教国家的营养学家和名人都花了很大力气为其背书。这则广告的原版现在保存在大英博物馆。这个广告把茶叶的功效吹到了天上,加上当时各种名人的加持,几乎可以说是起死回生,很像现在朋友圈流传的各种保健品软文。看来这么多年广告主的套路都没变。那时候,英国的茶馆叫咖啡屋,直译为咖啡屋。因为咖啡这种饮料也是当时从土耳其传入英国的新产品,比茶早好几年,所以茶自然就进入了这种咖啡屋。当时伦敦街头开了很多这样的茶馆,主要卖咖啡、茶、热巧克力。大家都买了报纸,在里面聊天,和现在没什么区别。这种茶馆在中国唐代可能就有了,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中也有很多类似的茶馆。但是,中国的茶馆到现在也没有太大的变化,而英国的茶馆则逐渐演变成了伦敦的各种私人会所。比如刚才广告宣传的茶馆的位置,就是图中的《红色巴隆》的位置。去过伦敦的朋友都知道它有多中心。这是因为在随后的几年里,东印度公司接手了英国茶叶的进口业务,大量的茶叶出现在英国市场,而茶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伦敦街头。太多茶馆的出现,让当时的皇室感到不安。1675年,国王查理二世以非法聚众造谣生事为由,颁布了茶馆禁令。一时间人声鼎沸,民众抗议。而国王本人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把禁令踢到了脸上。于是,饮茶在当时深入人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渐渐有了自己喜欢的茶馆,在茶馆里认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后来他们觉得还是和这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喝茶比较好,不让其他人进去,于是这些茶馆就逐渐演变成了私人会所。在这些茶馆消失的浪潮中,1717年,一位名叫托马斯特温宁斯(Thomas Twinings)的茶馆老板将自己的茶馆改成了一家名为金色里昂(Golden Lyon)的茶店,这是英国第一家专门卖茶的茶店。300多年后的今天,来自英国的宁川茶已经遍布大街小巷各大办公室的饮水休息区,宁川是老板的姓。
数百年来,他的小茶馆生意已成为全球性企业。与中国的茶产业相比,似乎没有一个品牌像宁川一样传播得如此之久。随着宁川的成功,另一家茶叶公司逐渐衰落,那就是曾经垄断茶叶市场的英国东印度公司。这家公司现在正在伦敦的街道上开设商店,我们将把它的故事留到以后再说。
大英帝国茶的起源
上次我们提到,茶叶在16世纪末17世纪初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品茶蛰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inchazhe.com/225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