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蛰 红茶 带路 飘在茶马古道上的普洱茶香

带路 飘在茶马古道上的普洱茶香

带路,飘荡在茶马古道上的普洱茶

带路,飘荡在茶马古道上的普洱茶香

寒冷的秋天,煮一壶普洱茶消暑,应该是最惬意的事情。当茶香四溢的时候,我不禁想起一首歌:“哥哥,马的小车夫,杜诗梅要来了,等着,哥哥你快来,姐姐要说情话;哟姐姐,等等,哥哥,算了吧!等太阳快落山了,再说情话……”

这首马帮情歌的发源地在茶马古道源头,云南宁洱古普洱府——。宁洱,位于云南南部,哈尼语读作“普洱”。这里曾经是一个入水口,所以也被称为“水边寨子”。哈尼族的祖先,——普人,就生活在这里。蒲人是最早种茶的人。

宁洱有句话:普洱茶前有普洱山。据《元江府志》记载,普洱山茶香温润浓郁,被称为“万茶之冠”,“一件进口古董”,经常被政府官员用来进贡。除了贡品,剩下的普洱茶大多运往西藏、尼泊尔、印度等国家。

每年春天,茶商都会带着藏药到宁洱易货换茶。由于宁洱地处横断山区和思茅腹地,来往路线山高、水高、林深、叶茂,茶商们只能租用当地生产的交通工具“马帮”运货。为了方便携带,茶商将茶叶压成饼或砖。

在漫长的茶马互市岁月中,浸透了草香、花香、尘埃的马蹄铁冲破了寂静的山谷,载着大批货物的商队,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轮回中,就这样,用自己的双脚,一步步走出了一条世界上地势最高、山路最险的古道3354,也被称为“南方丝绸之路”。

茶道古道连接川滇藏,一路延伸到国外: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到达西亚、西非的红色海岸。

追根溯源,这条商队运茶的古道最早形成于汉代,到了唐代因“茶马互市”的规模而达到顶峰。普洱茶作为宁洱的古普洱府,辐射了五条茶马古道:一是从宁洱经下关、丽江、香格里拉进入西藏,在尼泊尔等国转入西藏茶马大道;第二条是关马大道,从宁洱经昆明转内地省份,直达北京。三是从宁洱经思茅到缅甸孟连的旱季茶马古道;第四,从宁洱到江城,进入越南莱州,然后到西藏和欧洲的江来茶马古道。第五条是勐腊从宁洱到老挝北部各地的茶马古道。

五条古道就像五条经纬线,各自延伸到不同的区域,但实际上又像五条筋脉,血肉相连,让世界交织在一起。

从汉唐开始,直到20世纪,从勐海到西藏的商队、汽车、火车、轮船联运路线开通,再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滇藏公路的建成,茶马古道历经千年沧桑,早已打造出一条多民族商贸文化的走廊。如今,商队踩出的千年古道上,成群结队的商队身影已经消失,清脆悠扬的马蹄声远去。然而,烙在茶马古道上的骑马人的足迹还在,沾着草香和尘土的马蹄印还在,弥漫在古道上的茶香还在.顺着茶香,在宁洱可以找到茶马古道留下的三个遗址:茶庵塘茶马古道和孔雀。

那克力是普洱府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Nakeli最初的意思是“马库里”。据说,由于茶马古道险阻重重,不堪重负的马到那可利时,面对那可利清凉的河水,不仅流下伤心的眼泪,故名“马库里”。视马如命的“马锅头”上书官府,官府遂了马帮的心愿,在此修建了一座长20余米的“风雨桥”。至此,“马库里”更名为“纳克利”。

遗物不仅告诉今天的人当年“马帮”的辛酸,也告诉今天的人过去“茶马贸易”的繁荣。这种繁荣在明代文学家汤显祖的诗《茶马》中有所体现:“红茶多美,羌马多异”,“羌马与黄茶,胡马寻金珠”。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品茶蛰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inchazhe.com/253747.html

作者: 红茶砖家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592-66621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pin@pinchazh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