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中描述的很多原理,历经千年依然有生命力。
所有进口商品的包装上都必须有保质期。无论是食品还是药品,购买时看保质期也是一个必要的环节。所谓保质期,是指食物的最佳食用期限。所以在日本的食品包装上,一般都会写“味觉欣赏期”。在保修期内,产品的生产厂家对产品质量负责,销售者可以放心销售。如果在保修期内真的出了问题,要追究厂家的责任。
估计最让古人头疼的就是茶叶保存这个环节了。当时保鲜手段非常有限,物流也不发达,茶叶可能还没喝就变质了。茶叶霉变往往是由于含水量高造成的。这不仅是茶,也是我们的日常食物。中国西北地区的人们出门时喜欢带馕。原因是那安的含水量少,长途跋涉也不会变质。为了防止茶叶变质,最好的办法是降低茶叶中的含水量。
《茶经二之具》晒茶工具多达五种。其中包括“梆”、“朴”、“烤”、“透”、“棚”。其中,焙茶最重要的工具就是“焙”。《茶经》记载“烤”:“地割深二尺,宽二尺五寸,长一尺,顶上有短墙,高二尺,泥。”烘焙然后在上面搭个“棚”放茶饼搁置。
焙法也很讲究手法,就是茶叶半干时要“上棚”,完全干了就要“上棚”。我们不知道这个“干”的含水量是多少。但据推测,外观应该没有潮湿的迹象。这与目前茶叶产品5%的含水量要求基本一致。不得不说,《茶经》中描述的很多原理,历经千年依然有生命力。
喝茶很像恋爱。过段时间再定下来比较好。
当然,陆羽那个时代的人那么怕过期,主要是因为那时候喝绿茶。以前有句老话叫“茶贵,新酒贵”。但实际上,这里的“茶”一般指绿茶。绿茶讲究鲜,赏的就是“新”字。老绿茶确实颜色变深,香气降低,滋味变淡,甚至茶汤浑浊。绿茶不持久。现在流行老茶,据说连“老绿茶”都成了追捧的对象。这种喝酒方式很可笑。
现在的茶叶包装一般保质期都是一年或者十八个月。那么,过了保质期的茶叶有必要扔掉吗?当然不是!因为现在的茶叶品种比《茶经》时代丰富多了。因此,判断茶叶是否过期的标准变得更加复杂。
除了绿茶,白茶、红茶、乌龙茶、普洱茶甚至黄茶都可以常年存放。在产白茶的闽东福鼎,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说法。老白茶不仅风味独特,而且功效极佳。对于讲究“爷爷当茶孙子卖”的普洱来说更是如此。普洱生茶只有经过“初烘”才能算作半成品。必须超过“保质期”,才能出现真正的普洱香。传统用火焙制的乌龙茶,存放久了回味无穷。
对于很多茶来说,保质期并不是那么重要。很多茶只有经过时间打磨才会好喝。它的内容得到了充分的转变,它的味道更加独特。从这个角度来说,喝茶和恋爱很像。虽然也有好奇心,但还是过完年再定居比较好。所以有“新不如旧”的说法。
白茶可以存放三年变宝,七年后才算入药。
在过去,喝陈年茶是很常见的。比如马来西亚的割胶工人,上班前把十年的六堡茶倒进大桶里泡一泡。回来后,几个可怜的哥们给了我一勺酒。有些茶不够老。只能称之为半成品。
从2000年开始,老茶成为炒作的对象。原来的“过期茶”变成了香饽饽。于是乎,现在提到老茶,似乎就把它等同于贵茶。原本很自然的事情,突然变成了奢侈的享受。至于那些不够老的“半成品”,也因为价格相对较低而进入了市场。普洱茶区分生茶和熟茶,其实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事情。
动辄上万元的老茶,绝不是普通工薪族能接触到的。在利益的驱使下,自己做老茶的不法商贩越来越多。喷水,加热,进防空洞加速老化,各种招数都用上了。一时间,人人卖老茶,家家有老茶。老茶离我们的生活渐行渐远。
既然市场鱼龙混杂,不如自己省茶。当然,这里的存茶绝不是为了投资。坦白说,品茶赚钱不容易。即使可行,也是茶行业之外的人力所不及的。人们存茶,只是为了给自己留一些靠谱的老茶。以白茶为例。存放三年就成了宝,七年就当药了。新茶价格合理,一般没有节假日。先从几斤开始,三五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我拥有老茶。
况且,茶也是一种情怀,一种回忆。众所周知,绍兴酒有一种风格叫“女儿红”。《南方草木状》西晋记载:“南方女子几岁,即大酿酒。就是侯东北池没水了,买个酒商,紧紧的固定住,病在池中。直到泉水满了,才不会复发。当一个女人要结婚时,她会为她的客人准备酒。它叫女人的酒,它的味道很美。”
这里的“女酒”就是今天绍兴黄酒——女儿红的前身。
那时候这酒都不存着卖,更别说投资了。作为女儿的伴娘之一是不卖的,是父母对孩子的感情。当然,经过陈酿的转化,这款酒的鲜美程度不言而喻。其实今天的存茶,可以仿照当年的存女儿红的思路。父母可以为子女攒嫁妆茶,子女可以为老人攒长寿茶。朋友也可以喝茶,见面后聚几年。
茶是开门七件事之一。就算是老茶也不应该是高奢,令人望而生畏。
只有重复6万到8万次采茶动作,才能做出一公斤茶叶。
有写诗的诗人,有写词的诗人,有唱歌的音乐家。茶圈自然有很多茶人。如今,茶艺师的称号已经成为过去。茶已经成为一个比较时髦的荣誉称号。喝茶的人可以称为饮茶人。泡茶的,也可以叫茶人。任何爱喝茶的人都可以被称为茶人。
其实茶人并不是一个新词,早在唐代就出现了。在陆羽《茶经二之具》中,第一次出现了“茶人”一词:“簪、筐、笼、具,以竹为材,以五升为准,或一斗、两斗、三斗,茶人负责采茶。”
这段话其实主要介绍的是y ng这个工具,抓草打兔子的时候提到了“茶人”这个词。殊不知,这句无心的话是茶人最早的记录。这里的茶人显然与今天的意义大相径庭。如果翻译过来,《茶经》中的茶人应该是指采茶人,就像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渔夫是指渔夫一样。反过来,采茶、制茶是饮茶者的必修课。从这个考核标准来看,今天有多少茶人是合格的?茶圣刘玉似乎做到了。
《茶经》有两章:“二仪”和“四仪”。我经常让学生仅凭章节名称猜测下面的内容。结果学生无所适从。他们大多认为器具和工具不是一回事?在现代汉语中,我们也基本上把碗、茶壶、茶杯称为泡茶用具。但在鲁豫看来,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茶经四之器》,喝茶用的各种器具讲座。《茶经二之具》我们来说说各种泡茶的工具。这是很多人想象不到或者理解不了的。在所有人看来,喝茶是一件浪漫的事情。为什么要讨论泡茶工具笨重、粗糙、不美观?就像今天,有很多关于茶的书,大部分都配有图片说明。然而,很少有人花一章来写摇动绿桶或枯萎槽。而陆羽在《茶经》中独辟一章来描述和记录制茶工具,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远见。
通篇《茶经二之具》详细介绍了一系列十余种蒸青饼茶采摘、制作、储存的器具。从造型、材质、大小、用法、功能,都有这么多宝贝。看得出来,陆羽对从采茶到制茶的一系列流程非常熟悉。《茶经一之源》,还详细描述了茶叶的种植方法。由此可以推断,陆羽应该是亲自参与了整个制茶过程。茶圣鲁豫真是个“茶人”。
并不意味着每个爱茶的人最终都必须成为茶农。但走出茶馆走进茶田,走进茶厂,还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在经历了种茶、采摘、制茶之后,才能对茶有发自内心的敬畏。我很喜欢清代张晨的《采茶歌》:
凤凰岭头春露香,绿裙女儿指爪长。
我穿过云层去采茶,但中午回来时对篮子不满意。
贡文移下衙门,山中寒芽不吐。
五谷烤比莲子好,侬比莲子苦。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采茶人都是优雅美丽的形象。我可以走遍中外茶山,但我看到的都是采茶的妇女,她们被晒伤,手上有疤痕。想必当年的茶圣鲁豫应该也是这个模样。正是因为亲眼看到了采茶的过程,亲眼经历了泡茶的艰辛,才会对茶馆里的茶产生怜悯之心。有了这个心,在冲泡的时候就可以更加用心了。所以去茶山,去茶厂,也是制茶人的必修课。
经常问新茶生一个问题:一斤一级龙井茶有多少芽?大部分人会回答几千,胆子大的会说几万。其实一斤绿茶有6万到8万个芽。也就是说,采茶工要重复6万到8万个采茶工,才能做出一斤茶叶。既然说起这件事,同学们都不愿意浪费一点茶叶。即使不小心洒在桌子上,也会小心翼翼地捡起来放回碗里。想泡好茶,首先要有敬畏之心。
《茶经新解:茶圣陆羽的饮茶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