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蛰 红茶 漫胜壶漫谈

漫胜壶漫谈

漫说曼生壶

漫说曼生壶

满盛壶是一种艺术性很强的宜兴砂壶。满生是西陵八子之一陈洪绶的别称。在历代文人中,他是与陶罐结下不解之缘的杰出一员。

关于壶,袖大日月长在壶。这两句话神秘而意味深长。有诗味,有哲理味,有禅味,有道家味。

茶壶有手掌大小的表面和较小的底部。这个小花园通过历代艺术家的辛勤劳动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藏。

据《砂壶图考》年,郑板桥自己做了一口锅,亲手写了一首诗:嘴尖,肚子大,耳朵高,才能以不饥寒为荣。量小担不起大事,两三寸水却能兴风作浪。

壶是对人的比喻,形象生动,语言清晰,寓意深刻,串一般。相传壶身为白泥粗砂,道人板桥所付,印有郑字。板桥是手工刻的吗?不能出错。《郑板桥集》不包括诗词。但诗歌是有艺术感染力的好诗,时至今日仍能发人深省。

陶罐上的铭文,一开始可能只是一点装饰和点缀,有一些唐诗宋词,但并不在突出位置,一般在壶底,清中叶以后。开始在锅上看多了。大部分内容都是前人的诗词,比如:

三山半坠入青天,见龚大壶题词。出自唐代李白诗《登金陵凤凰台》:三山半坠天,似此白鹭分江岛。下个月遇见瑶台,看乐寿堂做的元江紫砂小壶铭文,出自唐李白诗《清平乐》:若不是玉山那群,下个月就会遇见瑶台。

上个月的第三个晚上,我看到了回朱泥壶铭文,它源于涂的诗蝴蝶梦家园万里,杜鹃枝在上个月的第三个晚上。

凡山色既有又无,见杨东山仓场倪小虎宁明,引自魏诗:此河超天地,凡山色既有又无。

以上诗词抄袭原诗,稍有改动,如:陶瓶吸三泉,沙帽笼头手炸。看在紫砂壶上的题词,是根据童的诗:紫门关无庶人,沙帽笼头煎食而变。

还有古汉语的名句,比如秋水。见《砂壶图考》的紫砂巨壶铭文,源于唐《滕王阁序》《夕阳与寂寞》和《秋水》。

这些尝试有的是紫砂艺术家自己做的,有的来自与文人的合作,有的互相抄袭,逐渐将实用性与观赏性结合起来。

大约从明朝开始,制壶、刻铭文已经存在很久了,但涓涓细流影响不大。嘉庆、道光年间,由于两位文人的推波助澜,这种砂壶艺术达到了一个高峰期,对后来文人参与紫砂陶器、推广茶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两位是陈洪绶和屈。尤其是做壶铭文的学者陈洪绶,是特别有名的一个,曼声二字也就成了曼声壶的专用名。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品茶蛰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inchazhe.com/275984.html

作者: 红茶砖家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592-66621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pin@pinchazh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