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内自带干坤,可以为江湖泡茶。无论北方还是南方,小紫砂壶都在收藏市场兴风作浪。难怪有人用泥成金来形容现在的紫砂市场。大师壶价格飞涨,新生代作品难求。
紫砂壶一直属于小众收藏,长期拍卖的数量不多,价格也不太高。五年前,最贵的紫砂壶也不过100多万。近两年,突如其来的紫砂热让紫砂壶价格一路上涨,将这种小众收藏大规模推向高端市场。
黏土,做工,作者,谁能决定一把壶的价格?有100个读者,就有100个哈姆雷特。
一些藏家认为,无论是泥料还是做工都只是影响作品价格的一个因素,不能根据这些因素来判断一把壶的价格。举个例子,同样是一件倒美,同样的陶土,作者A做的才几百块,作者b做的过万,价格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作者是谁,什么级别的职称。
紫砂界有很多大师的粉丝,自然也有原料论的粉丝。他们认为紫砂壶价格的决定因素在于泥,纯紫砂壶的价格有理有据。关于紫砂作品的定价方法,业内有很多争论和建议。但由于紫砂的特殊性,大部分尝试都失败了。市场上也出现了按容量定价的方法,让盆友们觉得新鲜。这种定价方式严格遵循容量定价规则,100CC的锅按100元卖,200CC的锅按200元卖,以此类推,不足100CC的锅按100CC定价。当然,花货比裸货略贵。一切按容量定价,看似让复杂的事情变得简单,但结果是,紫砂文化在哪里?
紫砂的火爆带来的是创作团队的日益壮大,但能代代相传的精品却少之又少。目前,紫砂行业的繁荣不仅体现在制作紫砂罐的工匠的地位不断上升,还体现在从事紫砂罐制作的行业队伍不断壮大。
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会长石说,宜兴从事制作紫砂壶的约有3万人,其中高级工匠107人,能工巧匠282人,助理工匠779人,技师1522人,拥有家庭作坊的企业上万家。如果算上泥炼、包装等一系列产业链的员工,就是近5万人的劳动力。与解放初期不足几百人的员工相比,这一数字增长迅速。
但目前紫砂人才的培养基本是在职学徒、助理工匠、工匠、高级工匠等。在自己的车间或工作室学习相关知识,每周两天下班,通过两三年的学习拿到资格考试证书,从而评定职称;另一种模式是高级工匠、省级大师、国家级大师招收本地学徒,培养自己的制作技能。
业内专家认为,紫砂行业要想更好的发展,需要探索一套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教育体系。既能有很好的技术传承,又能让受教育者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新时代的艺术家。
2015年,紫砂江湖处于一种迷茫、激动、困惑、混乱的状态,连专家都看不清楚。2016紫砂传奇将如何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