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起源于中国。茶道很流行,王公大臣都喝。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最早的记载。至少在唐朝或者唐朝以前,中国人最早是把喝茶作为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最早也是最完善的茶道工艺是唐代陆羽开创的炒茶茶道。唐宋时期,人们非常注重饮茶的环境、礼仪和操作。随着一些既定的规则和仪式,茶宴分为宫廷茶宴,寺庙茶宴和文人茶宴。对茶在修身养性方面的作用也深有体会。
宋徽宗赵霁是个茶迷。他认为茶的香、味能使人闲适、清静、有趣:若茶是物,则善于福建之美味,中山川之精神,消锋之滞,引至平和、和谐,则非平庸之能知。中则闲适清净,韵高幽静。
南宋二年(公元1191年),日本高僧荣把茶叶从中国带到日本,从此日本又重新开始种茶。南宋末年(公元1259年),日本南浦昭明大师来到中国浙江省余杭县景山寺取经,交流了寺庙的茶宴日程。他第一次将中国茶道介绍到日本,成为中国茶道在日本最早的传播者。日《类聚名物考》对此有明确的记载:从茶道开始,崇福寺建在郑源中学之前,南浦昭明从宋代传入。日本《本朝高僧传》也有南浦昭明从宋朝归来的记述,把茶桌和茶叶道具带到了崇福寺。
直到日本丰臣秀吉时代(公元15361598年,相当于中国明朝中后期),森野理雄成为日本茶道高僧,才高举茶道大旗,总结出茶道的四大法则:和、敬、净、寂。显然,这一基本理论受到了中国茶道精髓的影响,其主要的仪式框架规范仍源于中国。
中国的茶道很早就出现了,但遗憾的是,虽然中国很早就提出了茶道的概念,并在这一领域不断实践和探索,但却未能以茶道的名义明确发展这项事业,也没有对传统的茶道礼仪进行规范。中国茶道可以说是重精神而非重形式。一些学者认为,必要的仪式更重要的是茶道的旗帜。无礼,人自称有茶道,虽不能说没有,有茶则可赞,似是而非,终可名正言顺,超凡脱俗。
泡茶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只需两个动作就能轻松搞定:放茶叶和倒水。但是在茶道中,那一套仪式太复杂或者太讲究,一般人肯定不会把这种日常小事搞得这么复杂。
事实上,中国茶道并不仅仅满足于以茶修身养性的发明和仪式规范,而是更加大胆地探索茶对人体健康的真谛,创造性地将茶与中药等各种天然原料相结合,大大提升了茶的医疗保健作用,赋予其更大的发展空间。这是中国茶道最实际的一面,也是千百年来被人们所重视和喜爱的魅力所在。
唐代的饮茶方式和唐代的茶汤与我们今天的观念完全不同。唐朝喝茶是把茶饼剁成粉,是筛子。茶是一种专门用来筛茶粉的茶具。之后放入开水中煮成糊状。同时,盐、葱、姜、桔皮、薄荷等。都加进去了,这就类似于一个可怕的胡辣汤。这也难怪,这种完全匪夷所思,完全可以想象的茶汤,让人觉得难以忍受,喝了之后还能提神醒脑,让人不打瞌睡。
唐朝的茶道流传后世,在元朝统治百年之后,在中国的土地上全军覆没。相反,日本茶道保留了唐朝茶道的部分内容。元代茶道的兴起一直流传到今天,这里却没有道的元素。当今中国盛行的所谓茶道、茶文化、所谓“勤俭持家”的茶道思想以及许多扭腰的姿势,都是近三十年来好事者编造到墙上的废话。所谓茶文化研究,自然是居多。更有荒唐的宣传,说一个普洱茶饼的价格已经沤了好几年了,简直跟造假一样。这就是所谓的器不存在,道也将不复存在。
所以茶道这个词虽然从唐代开始使用了一千多年,但是在《新华词典》,《辞海》,《词源》等工具中并没有这个词条。
茶道属于东方文化。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区别在于,东方文化往往没有一个科学准确的定义,而是靠个人用自己的悟性去接近它,去理解它。中国早在唐代就有了茶道这个词,比如《封氏闻见记》:多亏了鸿渐的学说,茶道才流行起来。唐代刘也在《饮茶十德》中明确提出:茶是道,茶是卡亚之志。文学家王心鉴在他的诗《咏茶叶》中说:“采撷千朵云彩,用柴火烤一口铜锅。”陶罐醇厚,为诗增添情趣,瓷瓯青涩忧郁。老聃开导和培养他的崇高理想,梁缘谈到消除庸俗的噪音。不经过涅槃怎么才能保持源头的新鲜?
茶道是通过品茶活动表达一定的礼仪、性格、意境、审美观点和精神思想的行为艺术。它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通过茶艺表现精神,兴盛于中国唐代,兴盛于宋明,衰落于清代。中国茶道的主要内容讲究茶、茶、温、茶具、环境五种境界之美,同时配以情感等条件,达到味觉和心灵的最高享受。被称为审美宗教的日本茶道,以和、敬、净、寂为基本精神,传承了唐宋遗风。
深挖中华文化内涵,深入研究探索中华文化复兴。茶文化属于中国文化的范畴,即以礼规范品茶的每一个细节,讲究茶、茶、烹饪、茶具、环境,讲究饮者的修养和心境,从而形成的一种艺术美。
当代茶学大师吴觉农先生在其著作《茶经述评》中对茶道的定义是:茶被视为一种珍贵而高贵的饮品,饮茶是一种精神享受,是一种艺术或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周作人先生在《恬适人生•吃茶》中说:茶道的意义,用普通的话来说,可以称之为‘忙里偷闲,苦中作乐’,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一瞬间体验永恒,所以可以说茶道是一种文化与艺术,是茶与文化的完美结合,是一种修养与教化的手段。
(编辑:李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