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蛰 红茶 民国玉山茶获巴拿马金奖

民国玉山茶获巴拿马金奖

民国玉山茶在巴拿马获得金奖

民国玉山茶在巴拿马获得金奖

200多年前,当唐德宗开始征收茶税时,江西省浮梁县已经是一个商业茶叶的大集散地。政府在这里征收的税款超过15万英镑,占全国总额的八分之三。五代、唐、宋、元、明、清时期,江西茶乡遍布各地,宁红、梧绿、庐山云雾等名品享誉海内外。民国时期,江西茶叶走向衰落,但在对外贸易中,在国家富民换外汇的政策下,仍有数千箱销往国外,在国际市场上仍有一席之地,声誉不减。

山浩水产好茶

江西作为中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在中国农业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以种植水稻为主要作物的同时,其经济作物——茶叶发展势头良好。

茶是温和的气候和丰富的雨水的产物。我国长江中下游,——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等地,因为地处中低纬度,属于季风区,热量充足,雨量充沛,成为我国最重要的茶叶产区。

江西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民国时期,江西有宁州、浮梁、赣东、婺源、赣南五个产茶区。因为江西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内陆,没有福建、广东的飓风暴雨威胁,也不用担心湖南、湖北远离大海。这种地理环境得天独厚,所以江西的茶叶产量自古以来就特别高。

江西的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通商口岸开埠前,江西宁州(今修水、铜鼓)、浮梁、皖赣一带,属于祁门地区的茶叶,很早以前就沿赣江而上,越过梅岭,到达广州市场。此后,河口逐渐成为内地的红茶贸易中心,武夷山和江西的名茶分别在这里汇集,运往广州和上海,有的甚至远销国外。

五大茶区享誉全国。

民国时期,茶叶盛开,茶园遍布江西,全省83个县中有50多个种茶。全省茶叶种植面积100多万亩,最高产量达30万吨。各地茶农因地制宜,生产出飘红、宁红、五绿、庐山云等国内外名茶产品。当时江西产茶区大致可分为宁州、浮梁、赣东、婺源、赣南五个地区。

宁州区包括赣西北的修水、武宁、铜鼓、宜丰四县。该地区位于边境地区,幕府和九宫山蜿蜒穿过。地势高峻,山多田少,土壤肥沃,排水良好,最适合茶叶种植。这个地区出产的茶叶统称为“宁红”,堪比安徽的祁宏,又称“宁红区”。

浮梁区位于江西省东北部,毗邻安徽祁门,与以产茶闻名的初山南端接壤。浮梁以北的茶宝山,就是这样划分的。山势险峻,土壤肥沃,富含氯化铁和有机质,最适合茶树种植。这个地区出产的茶叶制成红茶,统称为“浮红”,所以浮梁地区也被称为“浮红区”。因其色香味俱佳,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巅峰时期,福红产量与祁红并驾齐驱,年产量约16000吨。

赣东包括上饶、广丰、玉山和铅山。它位于江西东部和闽浙山区,毗邻仙霞山脉,这是它的自然边界。这一带地势倾斜,是天然的优良产茶区。在上饶、广丰和铅山,大部分茶叶集中在河口制成红茶,因此被称为“贺红”。玉山出产的茶叶在玉山制成绿茶

甘南地区茶叶的主要产地是遂川、大余及其邻近县,以遂川的玉山茶最为著名。因为狗脑产的茶最珍贵,玉山茶又叫狗脑。民国时期,法币每两卖三元。玉山茶的特点是口感清爽可口,曾在巴拿马和浙江、江西、福建茶叶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另外,这个地区出产的绿茶质量很好,就像狗脑一样,但是产量太少,价格也贵,仅限于国内销售。

民国时期江西名茶衰落。

江西大规模出口茶叶始于清末咸丰、同治年间,仅修水红茶每年就达20多万箱,价值1500多万两白银。民国初年,该省每年出口茶叶50万箱以上,宁红的品质和市场声誉高于祁宏。可以说,清末民初是江西茶叶的黄金时代。

1932年前后,日本人经营的锡兰茶园产量增加,烘焙和包装都有很大提高。导致伦敦(红茶主要市场)、摩洛哥(绿茶主要市场)等中国国际茶叶市场被日本茶叶倾销抢占,江西茶叶出口市场萧条。再加上品种退化、采摘烘焙不严谨、包装不规范、出口机制不完善,江西茶叶日渐没落。这也减少了政府税收和农民收入,农村茶农普遍破产,无法经营茶园,而且土质越来越薄,所产茶叶的品质和香气逐渐下降。茶商无利可图,转而压榨山户,低价收购,使山户收入极小,无法从事再生产。这种交易组织形式和现象是江西茶叶衰落的重要原因。

此外,除了奖励种植,英国政府还实施了税收政策,导致中国茶叶在英国的销售几乎完全停止。日本的茶园虽然属于小农经济,但都是用科学的方法和新的机器培育制造的。同时,政府竭力采取各种保障政策与其他国家竞争,甚至用各种手段损害中国茶叶的声誉,严重影响了中国茶叶在美国市场的销售。当时的中国,以次充好、掺杂使假、以假充真的现象盛行,茶商经手盘剥,茶叶质量越来越差,但成本极高,于是推高价格,钱急时竞相低价出售。此外,中俄断交,俄罗斯销售停滞也是江西茶叶下滑的原因之一。

为了改变茶产业的颓势,江西省政商界做了很多努力和尝试。1935年3月,江西省政府成立了秀水茶场,其主要任务是改善茶叶的种植,创新制茶技术,提倡茶叶工业合作社经营,打破中产阶级的剥削和勒索。1939年在江西婺源创办江西婺源制茶技术实用职业学校,加大茶叶人才培养力度。为了挽救祁门、德兴、浮梁三县的红茶,皖赣两省于1936年4月1日成立了皖赣红茶委员会,对皖赣红茶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保护和改良作用。

抗战期间,江西茶园遭受重大打击。全省155万亩茶园几乎全部毁于炮火,只有婺源等两三个县保存下来。抗战胜利后,直到1947年春,江西茶园才恢复,但出口量只有几千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品茶蛰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inchazhe.com/345463.html

作者: 红茶人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592-66621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pin@pinchazh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