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良的品质
1.红茶创造制于1959年,直接利用云南大叶种鲜叶研制获得成功,1964年工艺基本定型,并通过中央四部(农业部、商业部、外贸部、一机部)鉴定。从此,开创了中外驰名的“金帆牌”英德红茶品牌,产品质量出类拔萃,品种花色齐全,专供出口创汇和制订全国红碎茶二套样实物收购标准,而闻名世界。九十年代初研究开发出品质超卓的“金毫茶”产品,成为红茶之最,被誉为“东方金美人”,令世人瞩目。英德
英德红茶的优良品质,除了优越的自然环境外,还与选用适宜制作红茶的云南大叶种为主体,凤凰水仙的搭配,以及高香、高品质大叶种红茶新品种的成功推广有关,实现了茶园的提升,为“高香、浓香”的“虹影”品质奠定了优良的基础。英德红茶的品质特点:外形颗粒紧实厚重,色泽油嫩均匀,金毛外露,香气清新纯正,花香明显,滋味浓甜,汤色鲜红,金圆明显,叶底柔和明亮,尤其是加奶的茶汤棕红瑰丽,滋味浓鲜,色香味俱佳,与滇红、祁宏相比独具一格。“虹影”茶含量丰富,咖啡因4.12%,氨基酸1.28%,茶多酚21%,茶黄素0.81.2%,茶红素81.2%,水浸出物38.16%,达到国际高档红茶质量水平。
英德红茶花色品种齐全,品质特征突出,规格清晰:
茶叶(FOP):条索紧直匀,色泽润泽,芽尖丰满,叶尖金黄,无梗无杂;汤色红、香、鲜、醇;叶嫩、匀、亮,89孔,长11.5厘米。
碎茶一号(FBOP):颗粒紧密致密,芽尖金黄,色泽油润;汤色红亮,高爽香气持久,花香明显,滋味鲜醇,叶底嫩滑匀亮,圆筛810孔。
25号碎茶(BOP):颗粒致密均匀,色泽油润,无毫尖;汤色鲜艳,香气鲜浓持久,滋味浓郁,鲜爽刺激,叶底均匀明亮,圆筛1228孔。
6号碎茶(BP):一种嫩茎茶,茶色黑褐润泽;汤色鲜艳,香气纯正,口感醇厚,叶底红色均匀,912孔圆筛。
茶(f):叶皱,大小均匀,色泽润泽,汤色明亮,香气清新纯正,滋味醇厚;低红亮叶,1228目圆筛的轻质茶。
茶(d):手感重砂质,色泽润泽,无灰尘、泥砂;汤色浓红,香气纯正,味道浓厚,叶底均匀明亮,圆筛2860孔。
黄金花丝茶:外形圆润紧实,布满黄金花丝,色泽金黄明亮;汤色红亮,清香或花香,浓郁持久,味浓、凉、甜;底部芽叶完整,肥嫩,光亮。成为名优红茶的新颜色,填补了国内大叶种高档名优红茶的空白。
2.国内外对英德红茶的评价
英德红茶自制成功后,凭借其卓越的品质,赢得了众多茶客和茶客的赞誉。1960年,中国茶叶广东分会发来贺电说:“1959年,茶叶产品,经苏联和国内茶叶专家评定,已达到国际高级茶水平,为祖国传统出口商品提高声誉”。同年,中国茶叶研究所(60)茶研字第064号函称:“英德红茶品质具有外形色泽乌润细嫩;汤色明亮红艳,滋味醇厚甜润,具有祁红鲜甜回味,香气浓郁纯正,叶底鲜艳,较之滇红别具风格。”同年,苏联茶叶专家巴库哈瓦及兹木哈捷教授,在英德茶场开汤审评,认为“英红”汤浓味厚,并表示苏联人喜欢这种茶叶。
在著名茶学家庄万芳教授主编的《中国名茶》(1979年出版)一书中,英德红茶得到了高度评价:“虹影”,1956年创立的英德茶场的新产品,是中国红茶中的一朵新花。1959年首次出口供应市场,获得茶界推荐,被誉为红茶后起之秀,堪比印度和斯里兰卡红茶。“虹影”骨骼强健,色泽光滑,外观均匀美观,毛色金黄,香气浓郁,汤色红亮,味道浓郁。喝后香甜爽口,清新可口。单独浸泡,或者加奶加糖,都很合适,尤其是加奶加糖后,色、香、味俱佳。在国内外市场非常受欢迎。据港市介绍,“虹影”外形大小一致,色泽深润红,久储不易变色,优于斯。
1979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对红旗茶厂的19批茶叶进行了评价鉴定:外形匀称,颗粒紧密,嫩度好,香气凉上高,滋味浓鲜
1983年5月3日,英国布洛克公司的波特先生到省茶叶分公司考察时,喝了英德红茶后评价说:“茶样汤色红亮,有高爽香气,滋味鲜浓。”
在随《中国食品报》记者参观了虹影华侨茶场红旗茶厂后,广东省食品工业协会的领导说:“你们的茶,我们可以放心喝。”
广东茶叶进出口公司评价:“虹影质量稳定,值得信赖。”
广东省农业厅厅长郝在广东省茶叶学会成立大会上说:“英德红茶味浓、味浓、鲜、爽,汤底红亮。”
安微农业大学教授姜广辉对“虹影”的评价是:外观嫩滑,颗粒重,色泽黑油,金毛外露,均匀美观,香气浓郁,汤色红亮,茶叶鲜浓。
1988年,突尼斯国家贸易局主席喝了“虹影”后说:“英德红茶在汤色和香味上可以和斯里兰卡、印度等国的红茶相媲美。“虹影碎茶很有格调。可惜在伦敦市场很难买到这么好的茶叶。”
印度商务部部长助理潘迪先生说:“这里的秋茶味道浓郁,有天然的花香。希望你能给我们一些茶叶样品。”
新西兰马克沃特公司的卡拉克。茶艺大师希勒说:“这么好的茶,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中国茶在新西兰享有很高的声誉,你们的货运负责可靠,所以我们更感兴趣。”
英德红茶深加工技术
英德红茶加工工艺精湛,全程机械化。1959年,英德茶场、英德茶叶试验站和何英红茶机器厂组成了重点研究工作组。在华南农学院、中国茶叶进出口公司等有关单位的协助下,试制了第一批英德碎红茶,然后对初加工工艺进行了系统研究。直到1964年,红碎茶初加工技术基本定型。加工工艺如下:鲜叶原料必须嫩、匀、鲜、净;适时萎凋,萎凋叶含水量为641%;用大机揉打条4050分钟,短时间内剁几次(碟片机需要三屏,每次1020分钟;适度轻度发酵;在105-115的温度下干燥一次。)这一技术在广西、湖南等省及红茶区得到广泛应用,后被称为“传统法”。直到70年代中期。
20世纪70年代,英国和德国率先进入研究和生产红碎茶转子揉捻法的新时期。1970年,英德茶叶分公司和英德茶场组成实验组,率先在红旗茶厂开展研究实验。1973年,碎红茶转子揉捻切制工艺取得初步成功,随后被推荐给云南、湖南的一些茶厂。此后,经过对捏切机的多次改进和工艺完善,以及大规模生产应用,转子捏切工艺于1978年基本定型。工艺特点:实现强力快速揉捻和切丝作业,提高碎红茶的稠度、劲道和鲜度,提升品质和风格。并解决单位流水线的流水线流水作业,提高生产效率。该项技术的研究成功,对推动我国制茶工艺的改革,提高红碎茶的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一创造性的技术改革使国内红茶产区得到广泛应用。转子式制茶法省工、省电、产量高、质量好。转子制茶加工技术规程如下:鲜叶原料应保持嫩、匀、鲜,初一芽、二叶和一芽、三叶;萎凋叶含水量为58.60%,萎凋温度不得超过35。揉捻:首先,将毫尖茶叶剥出,将过筛后的茶叶揉捻切割23次,直至茶尾率在10%以下;适度轻度发酵;110-118烘干一次,生茶含水量控制在46%。
第一种红碎茶通常被称为毛茶。毛茶是长度,重量,厚度,整体破碎和ste的混合整体
英德红茶自创制以来,以其优良的形、色、香、味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远销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英国是世界红茶的销售中心,也是红茶消费量最大的国家。世界各地的名茶陆续进来。英国和德国红茶进入英国市场后,很快受到英国人的青睐。根据广东茶叶进出口公司1969年的电报,我们从中国驻英国大使馆经济参赞处的电报中得知:“英国王室喜爱英德红茶。1963年,英国女王在盛大宴会上用英德红茶FOP招待贵宾,备受赞誉和推崇。”据1996年9月19日,港《东方日报》称赞“英国王室享用的美丽红茶,都是中国制造,如福建正山小种和英德红茶。英德红茶原汁香味足而苦涩味薄。懂冲泡之法香味足又滑而不苦涩。有时泡英德红茶便知红茶极品,又香又特别提神醒脑呢。”在另一篇文章中又写道……“英德也是中国几大产茶区之一,英德红茶是英国皇室所认定的靓茶。”,标题为‘英德红茶香滑,不苦不爽’”。
英德红茶很荣幸。
英德红茶已经有40年历史了。以其卓越的品质和惊人的魅力赢得了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取得了历史的辉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德红茶多次在国内外茶叶大赛中获得一等奖,获奖36项,其中国家级6项,部级10项,省级16项,国际金奖4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