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蛰 红茶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喝老茶?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喝老茶?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喝老茶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喝老茶

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喝茶的人很多,地区差距特别大。但基本上每个地区都有一些老茶,或多或少。

老茶源?

老茶当然来源于新茶,但不是所有的新茶都能变成老茶。治老茶就像中医,经验主义,实效。

老茶的起源在文献和民间传说中都有记载。

云南是古茶最早的发源地。明代大理白族学者李元阳描述的“藏得越久越好喝”的“甘通茶”就是最早的例子。甘棠茶是明清时期云南的名茶。

绿茶压制成型后,加工的七饼茶属于普洱茶。京昌的马振祥回忆说,民国时期,中国有过年茶卖。销往香港和东南亚的茶叶需要储存,有时甚至要储存二三十年。

70年代,普洱茶按照香港客户的要求妥善储存和销售。

直到90年代中期,台湾省书《普洱茶》才提出,人越老越香。既是对传统的继承,也是对传统的提炼和发展。

2004年,《普洱茶》的简体中文版在mainland China出版,古老的茶道开始流行。随后《普洱茶续》发表并大力倡导:喝熟茶,存生茶,品老茶。这种观念深入人心,对普洱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几乎所有的红茶,四川雅安的藏茶,陕西泾阳茯茶的藏茶,湖北赤壁的青砖茶,湖南安化的青砖茶,广西梧州的六堡茶,安徽祁门的安茶,都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兴盛起来的。

老茶的另一个起源是福。

明朝到清朝,襄樊周良公(今河南开封)做官。武夷茶在《闽茶曲》中有这样的描述:“雨前虽不坏,但太新,脱不了气;三倍于绯红的价格,每家每户隔年炫耀一次。”明确茶叶每隔一年陈化一次。

在闽南、广东和台湾省,人们一直喝老乌龙茶。直到2016年,敢想敢干的闽南茶商推出国标《陈香型铁观音》,五年多后老铁才有了合法身份。

福建福鼎白茶大声提出: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近年来,老白茶已遍布全国。

从明代至今,文献记载和民间记载相互印证。

老茶有什么茶?

绿茶中有老茶,具体来说,绿茶中有干绿茶,如文献记载的甘桐茶、洪堡茶等。需要指出的是,建国后,甘桐茶改为炒青绿茶,洪堡茶改为龙井工艺炒青绿茶,与之前的茶叶完全不同。根据文献记载,我们认为只有干绿茶才能成为陈芳的老茶。炒绿茶、烤绿茶、蒸绿茶都适合新茶,不适合老茶。但这里也有一些特例,比如广东揭阳的炒茶,也就是绿茶的制作方法,但都是追求储存后更加美味。

红茶中有老茶,云南的普洱茶,四川的藏茶,陕西的茯茶,湖北的青砖,湖南的红茶,广西的六堡茶,安徽的安茶,都有储存老茶的特点。红茶里有老茶。以前紧压茶里有红茶。湖北米砖,红茶,也可以作为老茶储存。

白茶中有老茶,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可以作为老白茶储存。

黄茶,原理上和红茶差不多,可能会变成老茶。目前没有明确的记载和考证,有待进一步探讨。随着这几年黄茶的紧缺,追求的人越来越少。

老茶有多老?

这个问题没有统一的标准。

周良工认为,每隔一年,这与目前食品的保质期几乎一致。按照我国规定,食品常温下的保质期是18个月。适合作为新茶饮用,如绿茶。如果储存在t室,不建议使用

2004年出版的《云南普洱茶红茶》规定,生茶必须储存10年以上。以此为参考,普洱茶等红茶经过十几年的存放,也算是老茶了。在各种红茶标准中,保质期已改为:本品在适当条件下可长期保存。

老茶源于文献记载,明代李元阳:藏久了味道更好。民国《路南县志》 :保存越久越好。邓世海教授《普洱茶》 :年龄越大,香味越浓。这些都是艺术表现,属于模糊美学的范畴。在此基础上,我向邓教授求教,得到的答复是:20年以内算新茶,20年算老茶,至少40年算老茶。古董茶已经存放了100多年。个人认为这是邓先生的艺术品位标准。

如何看待老茶?

事实上,自茶出现以来,中国以绿茶为主流的饮茶潮流一直是追求茶的清新自然。相比之下,从明朝到现在,文献中记载的老茶风并不多见,却层出不穷,直到现在举世皆知。

喝茶被定义为健康的成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经济基础、茶叶知识等自由选择。

对于现有的老茶,无论是目前市面上的中期茶,还是七级、印级甚至一级古茶,仅以普洱茶为例。都需要雄厚的财力和专业的鉴定能力,非常接近古董收藏。如果不满足上述条件,就要小心了。

我们提倡的是在了解茶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的新茶,自己储存,用茶储存,慢慢变老。在这个过程中,也有很多乐趣,老人有更多的老茶喝。可以一个人享受,也可以和别人分享。在缺乏专业知识和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不建议将其设置为以增值为目的的金融产品。

保存新茶,品尝老茶,是我们对待老茶的基本原则。

鲁迅有一篇文章叫《喝茶》,说:“有好茶喝,就喝好茶,这是一种幸福。”然而,要享受这种快乐,首先,你必须有时间,其次,你应该有一种来自实践的特殊感受。

也就是说,你要有闲情逸致,有时间喝这种好茶;那就喝了它。现在“可以喝”就复杂多了,尤其是喝老茶。你必须富有,眼光敏锐。千万不要盲目追求老茶。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品茶蛰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inchazhe.com/365980.html

作者: 红茶人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592-66621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pin@pinchazh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