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喝茶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经常喝茶会起到保健的作用。众所周知,茶叶要小心保存,因为保存不当会导致茶叶变质。那么,古代人是如何储存茶叶的呢?让我们和边肖一起来看看吧。
唐人喜欢用瓷瓶和丝绸来存放茶叶。
唐代有钱人用来存放茶叶的瓷瓶,也叫茶花,形状为平底、鼓肚、长颈、方口,一般用来盛散茶或端茶。贵族喜欢用上好的丝绸存放茶叶,一般会缝制一个带有夹层的茶包,方便存放;或者把茶饼一层一层包起来,用的时候再拿走。
宋代存放茶叶的茶笼
宋人对茶叶的贮藏更为讲究:起初把茶叶装在瓶子里,重十斤;然后每年大量的秸秆烧成灰,装进桶里;把茶瓶放在桶里,盖上草灰填埋;饮用时拨灰开瓶,取少许茶水;然后保持原样。想必这样的茶叶一定有很好的保鲜效果。
明代人们用陶罐来储存茶叶。
明代人们的陶器储茶法,可以同时储存几十斤茶叶。首先将干燥的竹叶编织成圆形竹片,分层放置在陶罐底部;之后在竹片里装满茶叶,再放几层竹叶,再将宣纸折成七层,用火烘干,系在罂粟花口处;最后在上面压一块方形的厚白板,充分隔绝湿气。不同品种的茶叶如果存放在同一个罂粟里,那就叫精品,质量相当有保证。
看来古人对茶叶的储存早已超出了我们有限的预期。虽然古代的科技条件可能略落后于现代,但古人对茶的喜爱并不比我们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