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宋代的丁伟和蔡襄都有茶业的实践,又擅长文笔,所以两人都写了茶经。丁伟宋朝在公元999年前后写了三卷,《北苑茶录》,记录了北苑烘烤的次数、绘制器皿和采集制作贡品的方法。可惜这本书没有流传下来。蔡襄觉得“鲁豫《茶经》不是第一个建安的产品,丁伟宋代《茶图》是唯一的一个。至于烹饪,他从来没有听说过,所以他在黄瑚(1049-1053)写了第二卷《茶录》,并在治平元年(1064)刻石。103010全文不到800字。第一部分论述茶汤的品质和烹调方法,包括10项:分色、香气、滋味、藏茶、焙茶、地茶、罗茶、候汤、焰灯、点茶。第二部分论述沏茶所用的器具,共9件:烘茶器、茶笼、铁砧、茶缸、茶磨、茶筒、茶灯、茶匙、汤瓶。103010的理论都是围绕斗茶的过程,以色、香观察各个环节,比较民间与宫廷的不同方法和器物,提出斗茶胜负的判断标准,追求融合技巧与审美内涵的统一。讨论的重点是第一部分提出茶叶需要有好的色、香、味,并指出饼茶膏贵面油,不利于色泽。糕入龙脑,取其真香;没有好水,好茶很难好喝。接下来的部分重点介绍了烧水和点茶的器具,特别强调了茶碗和茶汤的颜色。追求真色香味,推崇建安民间品茶,是蔡襄与众不同的锐利眼光。《茶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部专门的茶艺专著,标志着饮茶被提升到了一个更艺术的层次。
宋代的茶书虽然多写北苑,但并不都写建安茶,而是全景式地勾勒了当时的茶世界。比如叶的《茶录》(1040年前后)、王的《茶录》(1100年前后)、蔡宗炎的《述煮茶小品》(1150年前)、曾娃的《茶谱》(1150年前),编者不详,还有《茶山节对和《茶谱遗事》(1151年前)
宋代有著名的茶书,还有其他几本。黄茹写《茶苑总录》(1075年前后),全书近2000字。黄儒,建安(今福建建瓯)人,熙宁六年(1073)进士,曾在北苑做贡茶。他在业余时间了解了建安茶的得失,写了一本书来辨别建安茶的弊端。全书前后有一篇总论,共十条,如摘制废叶、偷白叶、入杂质、蒸礁、腻叶、菠萝、树、粘糊、唐强、元沙溪等。并记载了茶叶品质与气候、鲜叶品质、加工工艺的关系及其原因。比如“第一天试烘,又一天火,接着第二天火,茶叶第二次火一直是第一次火,说明当时就知道第一轮采摘的茶叶质量比第二轮好。又如:茶叶生产“气候特别好冷,阴凉不冻”,这就描述了茶叶加工质量与气候的关系。103010还详细记录了茶叶掺假的情况和鉴别,说明对茶叶的制作和品评有深入的研究。庄汝之著《茶杂文》,明万历《茶苑杂录》,清康熙《晶茶要录》,陆廷灿续茶经等。所有摘录自他的文章。书上说,“天台茶分三种,紫凝为上,凌薇为下,小溪为下,此有详细分析,故为天台茶专著。还有老安(1269年)撰写的第一部茶具专著,配有12种茶具图,并对茶具给予官职名称,分别是:魏、穆、金发草、石、胡远崴、罗叔弥、宗哲之、漆雕弥格、陶、唐体典、朱复。其中,有铁磨槽、石磨、罗筛等。只能用宋代做的团茶。到了明代,这些器具已经不用了,但通过检查可以看出古代茶具的形状。书后有几段关于朱题水路常州人的话,说:“愿与十二先生同乐,尝山泉之精华,终身富闲。唐朝郑和二年(1112年)庚戌写的《品茶要录》,不过是一篇40 ^ 2字的短文,清代符涛再版的《续茶谱(1223年以前),原书虽已佚,但宋嘉定十六年(1223)《赤城志》。把这篇短文当成书收入,真的不能算作一本书。但本文详细描述了与两三个朋友沏茶比较的情况,可谓宋代茶斗的一次宝贵的亲身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