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隐藏]
红工夫茶产自哪里?介绍红工夫茶的起源
宜红工夫茶产自哪里 宜红工夫茶的产地介绍
益宫工夫茶是中国著名的工夫红茶之一。茶叶产品非常好。干茶条紧细,色泽黑润,香气清甜纯正,汤色红亮,滋味醇厚,叶嫩均匀,优质茶汤凉后会浑浊。俗话说“好山好水好茶”,什么地方出产这么优秀的茶叶?让我们来看看弘毅功夫茶的起源。
宜红工夫茶产地介绍
一宫功夫茶产于鄂西山区的宜昌、恩施,湘西的石门、桑植、慈利等周边县也有部分产。
所谓“好山好水好茶”,不同的产地环境,孕育了独特的弘毅工夫茶。在弘毅工夫茶产区,有大量的森林植被,山地和森林相互交叉,有许多河流。气候温暖后,雨量充沛,土壤呈微酸性黄红色壤土,对茶树的生长至关重要。另外,宜昌本身就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这里的山和水都透露着它们的灵气。
弘毅茶树生长在雾灵山海拔800-1200米的山坡上。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常年云雾缭绕。再加上这里远离一切污染,可以说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也是国内不可多得的古茶区。唐代许多古人“茶圣”陆羽撰写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对宜昌茶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宜红工夫茶的特点
红工夫茶条紧实,细而金黄,色泽黑而油润,香甜馥郁,冲泡后绵长持久,滋味醇厚鲜爽,汤色红亮。红茶应该和祁宏、滇红一起被列入中国出口的三大传统功夫红茶。
宜红工夫茶的历史
宜红茶创立于19世纪清朝时期。据有关史料记载,1876年宜昌已是外贸口岸,出口量达7500吨,主要销往英国、俄国、西欧等国家和地区。
宜红茶是一种传统茶叶,用料讲究,做工精细,所以被称为“宜红工夫茶”。
湖北省宜昌市是一个古老的茶区。在陆羽的《茶经》中,宜昌茶区的茶叶被列为山南第一茶。
宜昌红茶自19世纪问世以来,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1861年汉口被列为通商口岸,在英国设立洋行,大量购买红茶。由于交通原因,从宜昌出口到汉口的红茶被命名为“宜昌红茶”,故名弘毅。
1876年,宜昌被列为外贸口岸,弘毅出口猛增,声誉极高。由于后历史原因,弘毅一落千丈。
1951年,中国湖北茶叶进出口公司。成立出口公司,并在五峰、鹤峰、长阳、宜昌、恩施、宜恩、利川和湖南石门等地开店收购弘毅。
后来,随着各地茶厂的建立,弘毅的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弘毅已成为宜昌和恩施的主要土特产之一,其产量约占湖北省茶叶总产量的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