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今天,小编就带你一步步体验茶道的八个方面,感受它的神秘。喝茶可以静心安神,有助于陶冶情操,排除杂念。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介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泡茶、品茶、喝茶、增进友谊、美化修德、学习礼仪,是一种非常有益的美容仪式。第一个境界是进入茶道。
刚开始学茶的人很迷茫。主人说主人的真话,西人唱西人的戏。茶学的第一关是形成自己的见解。不管谁的说法好,你都可以用心去想,去理解,然后做出判断。我不一定站在哪一边,但至少我有自己的看法。这个时候,所有的意见都是脆弱的。如果遇到比较权威的茶人,你的意见就消失了。更危险的想法是:算了,想那么多,跟着师傅走就好。
为什么儒释道能发扬光大五千年?因为后人从他们的思想中得到了启发和发扬。所以你需要做的就是多听听别人的意见,然后慢慢形成自己。第二种境界,回归迷茫。
当你形成了自己的观点,你就开始形成自己,形成一个圈子,和你的观点相同,和你的不同。这个时候影响最大,各种不一致的说法蜂拥而至,唯心主义观点,唯物主义。对各种观点的解释保持怀疑,对各种大师表现出不信任,甚至感到气馁,认为这里有一种污浊的氛围。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我的内心开始迷茫,不知道去哪里求知。只有当你踏上这条路去寻找它,只有你的茶陪伴着你,才是真正的学茶之旅。第三个境界包括融合。
从这个时候开始,你不会错过任何学习的机会。买书,看书,交茶友,亲近大师,对每一个观点都特别关注,挑出赞成或反对的意见。听到相同的观点,你会感到亲切;听到不同的意见,就会寻找相同的地方;当你听到完全相反的观点时,你会感到疏远。你原来的观点已经在你心里种下了种子,发芽了。你从相同的观点中吸取养分,在不同的观点中经历风暴。种子的根会寻找最肥沃的土壤来壮大自己,枝叶会在上面生长来抵御风雨。根扎稳了,就初步建立了。第四境界,弥补不足。
有了经历,才能知道世界有多大,才能真正虚心求教。想要更进一步,不仅要靠更多的见识,更多的知识,还要表现出思想逻辑变得严谨,态度变得谦虚。在处理别人提出的问题时,自己心里什么都懂,但不要总说自己什么都懂。因为你知道,你关上了一扇别人原本想为你打开的门。当你遇到不同的想法时,你应该抛弃你已经知道的,从零开始学习,并且完全谦虚地学习。第五个境界是化繁为简。
当学习的收获越多,学的越深,知识越多,过去零碎的知识和片面的见解就没有了,一切都可以融会贯通。这时候遇到过去的问题,可以举一反三。有了中心思想,化繁为简,感受一两句。古今所有的大哲学家、圣贤,都可以用一两句话解释一切。爱因斯坦发现计算整个宇宙的能量守恒只是一个简单的公式比如E=MC ^ 2。越看真相越无话可说。相反,初学者的专业术语更多。第六境界可以自由使用。
在茶学这个层面,我们不太谈什么叫丰富。大事可以当小事,小事可以忍着不说。不要喊语气,实际上是指导别人学茶,甚至是劝你。用快乐的心态对待愿意学习的人,用愉悦的心态对待不愿意学习的人。第七境界,下坡。
学茶之旅,犹如爬山。其他的山在天空下都显得矮小。是无忧无虑的,但是很难有更进一步的进步。上面没有路。我该怎么办?我们下山吧。我们已经尝遍了这段旅程的酸甜苦辣。山顶有什么好留恋的?以为自己是高手,自鸣得意?像当初那样看着一个初学者是不是感觉很好?不是说不像裴楼。其实是自大和自满。不行的话,我们下山吧。第八境界,生活茶
学茶之旅到此结束,但你们都忘了学茶的初心了吗?你太健谈,太苛求,太招摇。这不是你该学的东西。俗话说:齐秦,书法,绘画,诗歌,酒,茶,米,油,盐,酱,醋茶。这两句很多人都知道,但是为什么前后两句,只有茶,很少有人知道?因为只有茶才有高低贵贱,才能入禅入世。但凡人毕竟不是和尚,一味追求禅茶是不正确的。所以,活茶是学茶的终极回归。佛:父母是佛,服务父母就是服务佛。学茶也是如此。用心泡一杯茶,送给父母,亲人,朋友。这是学茶的最高境界。(编辑:关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