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蛰 茶叶百科 东西方问题——中蒙俄三国“万里茶道”运输的是什么茶?

东西方问题——中蒙俄三国“万里茶道”运输的是什么茶?

——专访湖南省茶叶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茶全书·安化黑茶卷》

标题:东西问 - 中蒙俄“万里茶道”运的是什么茶?

中新社长沙10月28日电题:中蒙俄“万里茶道”运的是什么茶?3354江访谈湖南省茶叶协会常务副会长,主编《中国茶全书安化黑茶卷》作者傅港贵一万四千里“万里茶道”是古代一条以茶叶为大宗商品的长途贸易路线。2013年,为了复兴这条古道,中蒙俄三国共同发起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倡议;2019年《万里茶道》《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上市。中蒙“万里茶道”运的是什么茶?答案主要是红茶。湖南安化是中国黑茶的起源地,茶马古道,万里茶路的起源地。安化黑茶在元末明初左右出现于蒙古、俄罗斯,万历年间被定为官茶,远销西北。一片古老的“东方树叶”,如何编织“万里茶道”的传奇之旅?湖南省茶叶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茶全书安化黑茶卷》主编姜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对此进行解读。安化黑茶博物馆。李摄中新社记者:安化黑茶为什么被称为中国黑茶之祖,中国黑茶经历了哪些阶段?姜:中国红茶是一种特殊的茶叶产品,其特点是杀青后发酵。长途贩运一般需要压制,以减少体积和限制重量。历史上,红茶主要满足西北游牧民族和外来人群的膳食需求,如膳食纤维补充和微量元素摄入。因此,贸易一般由政府主导,以官茶或商茶的形式进行,数量巨大。从历史上看,安化黑茶是最早满足上述三个要求的。从唐末开始,安化就以茶树“不生长在悬崖水岸”而为外界所知。唐末安化产的曲江薄片是紧压茶,有“每斤八十片”的历史记载。明代中后期,安化出口的茶叶被确定为官茶,最高峰时达到每年几十万吨的规模。安化出口的茶叶在同时期的历史文献中明确称为黑茶,这是第一次出现黑茶的名称。中国的红茶发展早在明朝以前,完整的制作工艺还在探索中。传统的黑茶产品体系尚未形成,产地只有湖广安化、四川雅安、陕西汉南。明清时期是红茶发展的鼎盛时期,生产技术成熟。传统红茶产品体系基本形成,产地扩展到云南、广西、福建、湖北等地,红茶产品逐步销往国外。20世纪以来,中国红茶生产逐渐向机械化、现代化发展,管理由官方垄断向市场化转变。两千茶盖章。邓继元摄中新社记者:为什么晋商和安化茶人共同开辟了从安化为起点到中俄边境恰克图的“万里茶路”?姜:中外有三大茶道,即中蒙俄万里茶道、海上茶道和丝绸之路茶道。在中蒙万里茶道的开发经营过程中,晋商和安化茶人共同建立了一条完整的茶叶产、运、销产业链,从茶园种植、提前购茶,到茶产品运输、行业管理,都十分完善。此外,诸如《行商遗要》、纪念碑行业禁令、水运法规等法规。已经形成了为行业而运作的万里茶道。陕西和安化的茶人也参与甚至主导了万历茶道发展和运作中的各种变革,如清初取消“商茶”中的茶马司贸易,清中叶西北历次战争的后勤保障,清末左的茶服改革,民国时期的易货贸易和统一经营等。尚和安化的茶人也是cre
华山道路崎岖,交通极为不便。山西、陕西的外地茶商和当地茶农采用肩挑、马套等原始运输方式,将采摘加工后的红茶运到资江两岸进行提炼加工,再运往世界各地。他们在安化开了300多家茶店、茶馆、茶楼,还参与了造桥、修路、建寺庙等其他公益活动。安化县境内有大量的古茶园、古道、古拱桥、风雨廊桥、古茶坊、古集镇、茶叶加工厂、古碑刻等茶文化遗迹,充分体现了“万里茶道”茶市的繁荣。雍熙桥。中新社记者周德树摄:近代以来,“万里茶道”的逐渐衰落与安化黑茶的发展有什么关联和代表性?姜:黑茶最早“走出去”,促成了欧洲的饮茶习俗和文化。中国茶于14-17世纪出现在中亚、波斯、印度西北部等地,并通过阿拉伯人逐渐传播到欧洲。与此同时,欧洲传教士开始在中国传教,将中国的茶和饮茶习俗介绍到欧洲。例如,在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1552-1610) 《中国札记》中,就有关于饮茶习俗的详细记载。所以中国最早大规模的茶叶出口贸易是在明代,而此时作为大宗产品出口的只有湖南黑茶,比如已经大规模生产的安化黑茶,在欧洲被称为“黑茶”。此后,直到18世纪,红茶被创制并出口,进而完全取代红茶,欧洲人仍称红茶为“黑茶”。当时在汉口的英俄茶叶贸易战中,英国商人退出汉口茶叶市场,转战印度、斯里兰卡开拓印度红茶市场,威胁到汉口茶埠的地位。而俄罗斯商人直接从茶农手中收购加工茶叶,改为江海联运。汉水以北茶商的道路运输逐渐萎缩。1905年,西伯利亚大铁路通车,绝大多数茶叶通过火车运往俄罗斯。万历茶道淡出了历史舞台。湖南红茶作为中国散装茶的代表,最早传入欧洲,并促成了“下午茶”等生活习惯的养成。近代以来,与欧美等地区的大宗红茶贸易,与中北亚的红茶贸易,是影响湖南经济兴衰的重要因素。据清代0755年至79000年的记载,长沙有12个县,茶叶约有12500吨,其中安化占70%。可以说,安化黑茶蕴含着中华文化的融合与凝聚,以及“诚、美、和、敬”的精神。天道山茶园。中新社记者何迪青摄:“万里茶道”联合申遗对中国红茶及其茶文化有哪些积极作用?蒋:万里茶道连接了亚洲大陆南北方向农耕文明和草原游牧文明的核心区域,并延伸至中亚和东欧,展现了茶叶作为全球性商品的世界贸易的繁盛时期。这是一条繁荣与和平的世纪大动脉,促进沿线地区的发展与繁荣,形成多元文化对话,促进民族融合,将中华文化推向全世界。如今,茶已成为世界三大非酒精饮料之首。时至今日,中国红茶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发展活力。目前,安化黑茶已源源不断地出口到俄罗斯、中亚、欧洲、东南亚、美洲等地,成为中国茶文化影响世界的代表之一。通过申遗深化茶文化遗产保护,不仅可以有效保护和利用濒临崩溃的文化遗产,还可以增强人们的遗产保护意识,为世界了解中国提供重要渠道。茶叶参与了丝绸之路和万里茶道的物质交流和文化交流,是一种线性的集体动态遗产,具有较高的文物、考古和旅游价值
(完)采访对象简介:蒋,《湖南通志》主编,湖南省茶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现任安化县万里茶道申遗领导小组顾问,安化茶业协会会长。2006年至2018年,还担任安化县茶业茶文化发展领导小组组长。他是安化黑茶振兴决策的见证者,黑茶振兴的指挥者和执行者,参与了“万里茶道(湖南段)”的申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品茶蛰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inchazhe.com/561646.html

作者: 张珊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592-66621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pin@pinchazh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