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斌(右)在雅加达向印尼侨胞介绍祁门红茶。受访者新网合肥5月7日电(记者赵强)“科技创新很重要,我觉得安徽茶产业还是需要科技创新。文化和文化的灵魂,这两个应该是茶产业的翅膀。”安徽茶产业真正腾飞。”应邀从香港赶来参会的中国茶文化国际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全国茶叶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吴志斌日前在安徽合肥举行的一场座谈会上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他说,2023年第十六届安徽国际茶业博览会(以下简称“茶博会”)7日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安徽省内外茶叶全产业链共702家企业参展安徽省内外采购商、经销商共2300余人参会吴志斌(右)考察中国茶园与安徽当地侨领在新西兰汉密尔顿合影受访者供图年,安徽茶叶“走出去”忙得不可开交。他说,谈到安徽的茶产业,可分为四个部分,其中之一就是透过香港向世界推广安徽的历史文化名茶。 “由于香港是世界重要的茶叶销售地区,祁门红茶和安徽安茶作为安徽历史文化名茶,深受海外消费者喜爱。”据史料记载,祁门潞溪是安茶的原产地,创制于公元1725年左右,是一种后发酵压榨茶。它介于红茶和绿茶之间。它不仅是一种美酒,而且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吴志斌(右一)在新西兰汉密尔顿与当地安徽侨领一起考察中国茶园受访者供图吴志斌告诉记者,安茶曾经是香港乃至东南亚豪门的珍宝,但遗憾的是,1949年后,传统的老安茶已不再出口,据说是因为工艺失传。虽然传统的老安茶半个多世纪没有再出口,老安茶的海外影响力并没有消失,但海外茶商和茶人手中的老安茶存量越来越小了。 1983年,香港茶艺大师管芬发先生到安徽寻找暗茶,并提供了一些资料,使老暗茶的后人借助记忆力和口述资料,开始逐渐康复。直到1991年,他们做出来的安茶才基本得到业界的认可。吴志斌坦言,虽然现在安茶也恢复了,市场上好像也有出口这种产品,但总感觉和过去传统的安茶不一样。 “所以站在我们茶叶行业的角度,希望安徽在这方面下功夫,把老安茶完整的技艺还原出来,并制定相应的标准,让它成为安徽茶叶出口的拳头产品,重振历史辉煌。” ”吴志斌(左一)陪同安徽省政协副主席孙云飞(中)在安徽省茶业集团。香港和海外的消费者大多比较理性。安徽红茶一味走“高端”高价路线,必然导致“高价”指标,却没有销量。近十年来,全国第二大出口地安徽几乎全是低价高量的绿茶,而风靡海外、名声在外的红茶则基本绝迹。现象值得深思。 “这种没有规模的产业,归根结底是‘海市蜃楼’现象。”吴志斌认为,毕竟绿茶受季节影响,受贮藏方式限制。香港和东南亚市场喝一些发酵茶,容易储存。茶。如何将这些绿茶转化为易于储存、不受季节和年份限制的东西,这些创新对安徽来说非常重要。 “最近去了浙江,发现浙江把绿茶做成小茶饼,喝起来和储存起来都很方便。”吴志斌说,安徽茶叶出口虽然在全国排名第二,但总量的绝对值仍然不高。据介绍,本届茶博会首次设立国际名茶展区,邀请了“一带一路”沿线的部分民族品牌茶企业参展,还专门设立了“台湾高山茶房子”。
吴志斌说,自两岸开放以来,两岸的茶饮交流就没有停止过。以前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现在已经扩展到内陆省市。 “通过两岸茶业的融合和茶文化交流的契机,通过两岸人民的共同喜好,进行茶叶的交流。我认为是非常贴近人民并且有效。” (结尾)
吴志斌:科技创新与文化赋能助力安徽茶业腾飞
中新网合肥5月7日电 (记者 赵强)“科技创新很重要,我认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品茶蛰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inchazhe.com/568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