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蛰 黄茶 一个小村庄出了两个“全国冠军” 开化茶,好戏还在后头

一个小村庄出了两个“全国冠军” 开化茶,好戏还在后头

三年前,开化选手李群勇在首届全国茶叶加工工(精制)职业技能竞

潮新闻 共享联盟·开化 汪宇露 编辑 钱关键一个村庄,出了两个“全国冠军”。这样的“战绩”,让开化县池淮镇星口村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冠军村”。三年前,开化选手李群勇在首届全国茶叶加工工(精制)职业技能竞赛(红茶类)中,勇夺冠军。三年后,在前不久刚刚结束的第五届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茶叶加工赛项(绿茶类)决赛中,开化选手石春生斩获第一名,荣膺“全国技术能手”称号。这是开化选手第二次“称雄”全国茶叶加工的顶级赛事,刷新了开化在全国绿茶加工领域的最佳成绩。因为冠军,小县城开化备受瞩目。但很少有人知道,李群勇和石春生,是同年同月出生的同门师兄弟,而且都来自同一个村——池淮镇星口村。初心开化茶人辈出,1975年3月出生的李群勇和石春生,都是其中的“佼佼者”,获得过众多制茶、评茶、茶艺方面的奖项。他们身上,有很多相似之处:都出生“茶叶之家”,都爱钻研茶艺,都努力学习理论知识,都是开化“茶圈”的名人……2015年,李群勇和石春生先后拜评茶高级技师、茶艺技师、高级制茶技师、高级农艺师毛京和为师。“他们两个人都非常勤奋好学,如果没有他们的努力和奋斗精神,就不可能取得这些成绩。”对这两个“爱徒”,毛京和赞不绝口。他说,他们那股“劲儿”,很多人都没有。池淮镇是开化茶叶大镇,拥有骨干茶园9500余亩。从小的耳濡目染,让他们对茶文化有着一份特别的情愫。被称为“茶二代”的他们,尽管也曾外出工作,但最终,他们选择回到家乡,学习种茶、制茶,日日夜夜在茶香中沉淀。石春生夺冠回乡后,记者第一时间前往位于星口村采访。在他家中的一面墙上,整整齐齐摆放着各种荣誉——浙江省“金蓝领”、茶王争霸赛金奖、钱江源开门红斗茶赛金奖……对于本次摘得“绿茶王”桂冠,石春生很谦虚,他说“第一名的奖杯属于开化,也属于每一个默默推动开化茶产业的工匠。”从石春生的家往前走100米,就是师兄李群勇的家,中间仅间隔了一户人家。“有时候晚上很迟了,师兄家里还亮着灯,他还在学习理论知识。大家都这么努力,我有什么理由不拼命?”石春生说,大家互相学习、互相启发、相互促进的氛围,也是开化拿下冠军的重要因素。在本次全国茶叶技工从业人员的顶级赛事中,来自全国17个省市的71位制茶能手、大师工匠,要参与理论、拼配、实操多个环节的比拼。“面对这么多省市的国家级绿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中国制茶大师,开化选手能杀出重围,实属不易。”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厉宝仙说。听闻开化茶人再夺“全国冠军”,开化“茶圈”也“炸裂”了。“大家都说一个小小的开化县,竟然拿到全国茶叶加工两个顶级奖项,真了不起。”茶人陆杰星难掩心内激动。同样兴奋的,还有茶博士宋米和。他说:“这么好的成绩,跟开化长期以来的人才队伍培养息息相关。以前我们的工匠只会埋头制茶,缺少强大的茶学理论。现在证明,我们开化工匠是全面发展的态势。”经历了几代人,开化茶人的梦想,终于照进现实。信心一个小县城的茶人工匠,为何能两次获得全国茶叶加工竞赛的冠军?在开化县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总农艺师吴水女看来,这属情理之中,更底气十足。“这与县委县政府对茶产业的支持密不可分。”山水之间,茶香氤氲,开化茶叶种植历史悠久。龙顶茶史,始于晚唐,兴于明清,在明朝列为贡品。茶圣陆羽在《茶经》“八之出”中就提到“浙西”,南宋梅花诗人张道洽盛赞“神奇,真乃形美、色美、香美、味美四美俱全的深山佳茗”。早在上世纪90年代,开化就大力实施名茶名牌战略。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定不移把茶叶作为兴农富民的主导产业,强政策扶持、强科技支撑、强品牌培育、强茶旅融合,全县茶产业规模、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逐步形成了“红绿并进、三茶统筹”的发展路径。“每年,开化都会举办茶王争霸赛、茶叶品鉴会、技术交流会等各类茶事活动,营造茶文化氛围。同时,依托县茶产业协会和各类培训平台,及中茶所邓余良专家工作室等,邀请县内外专家,强化对茶叶理论知识、加工、审评、拼配等关键技术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开化茶叶工匠过硬的综合技术水平。”开化县茶叶科学研究所所长方辉韩说。石春生在制茶。去年年底,开化将龙顶振兴列入五大战略跑道之一,聚力打造“中国茶叶强县”的宏伟蓝图,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开化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等文件措施,并高规格举办全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以推动茶产业提质升级。“我们围绕茶园质量、加工水平等五大提升工程,出台了22条举措。特别是鼓励开展各类茶叶技艺比拼和茶文化活动,对新获得茶艺师、评茶员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人员予以奖励。”方辉韩介绍,2018年以来,开化共兑现茶产业扶持政策补助资金2365万元。政府巧搭台,茶香飘四方。如今,开化龙顶已经成为具有辨识度、富有成长性的优势主导产业和践行“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山区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的支柱型产业。2022年,全县茶园面积达到12.5万亩,产量3314吨,茶叶年产值13多亿元,开化龙顶品牌价值达31.71亿元,位列全省第5。生在高山,长于云雾,汲取源头活水的开化龙顶,在新时代依然散发着缕缕清香。匠心全国冠军,不仅代表着茶叶行业的最高荣誉,更是茶叶品牌的一种宣传方式。2020年,开化选手李群勇在首届全国茶叶加工工(精制)职业技能竞赛(红茶类)中夺冠后,将外形细紧、色泽乌润、香气馥郁的钱江源“开门红”红茶带进了全国茶人的视野。随后,开化联合中国红茶联盟,发布“中国高品质红茶开化共识”,全面打响钱江源“开门红”红茶品牌。同时,深化与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杭州龙冠实业有限公司的销售合作,依托其销售网络,宣传钱江源“开门红”红茶,推动品牌扩面发展。2022年,钱江源“开门红”产量达750吨,产值3.6亿元,在茶产业中占比提升至20%以上。“开化拿下两个全国茶叶加工冠军,极大地提振了开化茶产业发展的信心,证明开化人也是可以做好茶的!”吴水女说。在“冠军效应”的带动下,不仅开化茶人的“朋友圈”越来愈大,共有茶产业技能人才2703人,其中高技能人才399人;“生态种茶、以茶促产、茶旅融合”之路也越走越宽,开化龙顶这一片“绿叶子”正逐步变成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金叶子”。“开化将茶产业人才培养列为重要的人才培训工程,依托技能大师工作室以‘师带徒’的形式培养年轻茶人,并积极推荐茶产业高技能人才参加各类评优评先。”开化县人力社保局就业促进与职业能力建设科科长王月琪说。李群勇(左一)在制茶。这几天,“80后”徐琳正在为参加县级茶艺比赛做准备,师傅石春生每周都会对她进行2次以上的面对面辅导教学。“我们每个人,都能做茶文化的传承者。”对于每一个徒弟,石春生都用心传授。就这样,制茶、评茶、茶艺……在一代代师徒之间完成了传承,他的徒弟都已在国家、省、市三级比赛中摘金夺银。为了带动更多茶农增收致富,石春生与5个茶农大户、2个村庄散户茶农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不但保障了茶叶原材料的品质,更解决了农户的卖茶问题。“2003年我开始种茶后,所有茶叶都由石老师收购,不仅不愁销路,收入也不错。”余新华是华埠镇毛力坑村的一名茶农,共有50亩茶园。每到采茶季,石春生都会挨家挨户上门收购茶叶,也会深入田间地头,进行茶叶采摘、茶园管护指导。在一代代开化茶人的努力下,开化龙顶香飘四海,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开化荣获全国首个“中国生态茶之乡”称号;红色茶乡之旅列入全国20条茶乡旅游精品路线和“世界茶乡看浙江·浙里游好茶”十大茶旅精品线路,每年吸引游客10万余人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品茶蛰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inchazhe.com/599152.html

作者: 刘安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592-66621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pin@pinchazh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