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44项代表项目中有6项来自云南省。近日,云南“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球以茶为主题的世界文化遗产。茶文化遗产在历史文化、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基于此,本期以云南6个泡茶技艺与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连接点,开展泡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通过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梳理云南民族茶文化在“保护-传承-创新”三个层面的具体实践经验(图1),以期为茶文化保护与创新提供参考。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1、保护依据:以云南古茶树资源为重点的规范保护。云南是世界上保存古茶树、古茶园数量最多、面积最大、种质类型最丰富的地区。现有古茶树资源总面积约22万hm。其中,古茶树超过5350万株,连片超过6.7hm的古茶树园总面积超过13000hm。其中西双版纳、普洱、临沧等地是古茶树集中分布区和重要产茶区。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巴达野生大茶树、南糯山人工栽培古茶树、普洱市邦尾过渡性古茶树、普洱市镇远县千家寨野生茶树群落人工栽培万株千亩景迈、澜沧县、普洱市古茶园是重要组成部分。 1、通过颁布保护条例,对古茶树资源进行立法保护。 2009年以来,云南省、地方、县三级出台了8项相关规定(表1)。 2.通过制定标准和管理办法,明确茶产品和茶园的约束。云南省更新了地理标志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并制定了《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GB/T 22111-2008)、《普洱茶生态茶园》等相关标准(一类)建设与管理规范》(DB5308/T 56-2020)、《勐海茶普洱茶》(T/MHC 003-2020)等,并发布《普洱茶地理标志》 《产品保护管理办法》和《云南省普洱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茶园登记办法》等相关管理措施促进了普洱茶产品质量的整体提升。 3、通过村规民约对茶区茶树的种植和采摘作出规定。云南许多茶树品种、产茶茶山、茶村都有相似的茶叶管理办法和村规民约,规范了核心茶区的茶树种植。茶园的管理和保护有严格的规定。例如,普洱市宁洱县昆庐山古茶园制定了《宁洱镇宽洪村昆庐山组村规》和《普洱市核心区茶叶管理办法》。昆庐山”,对茶叶的品质影响很大。质量和品牌管理发挥了积极作用。 2. 保护传承重点:以云南制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的遗产项目保护与传承1.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保护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传承相关文化遗产保护云南茶叶已形成国家、省、市、县四级完整的保护体系。云南泡茶技艺与习俗将于2022年11月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包括贡茶泡茶技艺、大邑泡茶技艺、下关沱泡茶技艺、滇红茶泡茶技艺、德昂酸茶。 6.制作工艺及白族三道茶习俗。云南省目前有与茶相关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9个,各地也有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表2)。传承人是泡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重要主体。目前云南省与茶相关的国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有10名(表3)。
2.农业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是农村地区与其环境长期协同演化、动态适应而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农业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涉及面广,但现有影响无法在社会上普及制茶技艺作为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 3、创新延伸:以民族茶文化旅游为特色的融合创新2018年,云南省提出了促进云南茶产业三产融合发展战略,大力推动云南茶产业与茶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相关产业,开辟跨界融合发展新途径。 1.茶文化旅游资源的激活和开发。云南的古茶树、古茶园、茶山以及民族茶风俗、茶文化体系等许多资源都可以作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进行旅游开发,如云南的“六大古茶山”和“新六大茶山”是重要的旅游目的地;高黎贡山茶文化节和基诺山基诺族“老波拉”茶文化节是传承和传播云南民族茶文化的重要形式;德昂族茶文化节是传承和传播云南民族茶文化的重要形式。白族的酸茶、三道茶,布朗族的茶祭祖,彝族的甜茶,傣族、拉祜族的竹筒茶、炒茶等民族茶俗云南白族三道茶2、茶文化旅游产品品牌化运用2018年,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与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联合推出“寻根义乌”、“品味勐海”、“揽胜景迈”、“茶源普洱”、“探索茶源普洱”秘苍、滇红游、魅力大理、边境腾冲、美丽湄洪、茶马古道等10条优质云南茶叶旅游线路。此次成功申报世界遗产的景迈山茶文化景观位列其中,有效促进了云南民族的发展。茶文化旅游市场和品牌旅游产品开发。景迈山风光此外,茶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旅游一体化,推动了三产业深度融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念品”也展示了泡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潜力和旅游价值。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的2022年首批“非遗纪念品”中,就有18件茶叶纪念品(表4),进一步拓展了“非遗带回家”的新领域。 3、基于追溯平台的云茶产品整合与延伸2021年,云南省陆续颁布了《普洱茶质量追溯实施条例》(DB53/T 1074-2021)和《普洱茶质量安全追溯实施条例》技术规范》(T/YNTCA 006-2021),通过建设普洱茶质量追溯标准体系及相关平台(表5),依托现代技术进一步规范普洱茶产业健康发展从标准水平来看。云南省现已形成良好的茶资源和民族茶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的重要基础和实践模式。但在古茶园、古茶树的系统保护、茶文化旅游体验环境建设等方面仍需加强。茶生态、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茶旅游“五位一体”的云南本土实践,对于涵养茶文化土壤、保护传承传统制茶核心技艺、提升茶文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民族茶文化的传承与活力。有重要参考意义。本文摘自《中国茶》2023年第7期,P66-75,《非物质文化遗产背景下的云南民族茶文化保护与创新实践》,作者:光英炯。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来源:中国茶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从景迈山申报文化遗产看非物质文化遗产背景下的云南民族茶文化保护与创新实践
2022年11月,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品茶蛰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inchazhe.com/746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