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因借“茅台”热度而计划更名的香港上市公司信阳毛尖(00362.HK)再次更名。
4月11日,信阳毛尖发布更名公告,公司名称由“信阳毛尖集团有限公司”变更为“信阳毛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改为“中国天华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股票简称由“信阳毛尖”变更为“中国天华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化工”,股票代码不变。
在本次公告中,信阳毛尖并未解释更名原因。不过,红星资本局注意到,这是信阳毛尖上市以来第七次提出更名。去年2月,信阳毛尖因拟更名为“中国国龙茅台集团有限公司”,被外界质疑“利用茅台知名度”,引发不少争议。
IC照片
仔细审视信阳毛尖的更名过程,红星资本局发现,其经营方向也随着更名而反复变化,从化工、茶叶、白酒、新经济又回到化工。然而,信阳毛尖的股价始终未能上涨。 2021年下跌超过61%,今年已下跌23.21%。
值得一提的是,信阳毛尖并不是唯一一家热衷于更名的上市公司。 Wind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上市公司更名次数分别为136家、122家、134家。平均而言,一家公司会在不到两个交易日的时间内更改名称。
信阳毛尖七次提议更名
乘着茅台走红,股价一度上涨20%以上
乍一看,信阳毛尖公司的名字自然会与中国名茶信阳毛尖联系在一起。但事实上,信阳毛尖公司并非主要从事茶叶业务,而是以化工起家。 2001年5月2日,信阳毛尖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当时的名称是“东骏化工集团”,主营业务是润滑油和防腐涂料。
上市一年半后,2002年12月,东骏化工更名为“大庆石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据中新经纬报道,当时该公司更名的原因是:“由于成为大庆市政府驻港澳地区的代理,协助大庆企业在香港寻找商机、筹集资金” 、澳门等海外市场。”
2007年,大庆石化集团有限公司收购黑龙江牡丹江嘉日热点有限公司,进军热电领域。于是就产生了“改名”的想法。同年8月,大庆石化集团有限公司更名为“中国天长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后使用“中国天长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名称11年来,公司再次走上更名之路。 2018年1月,中国天华宣布拟以上市公司19.81%股权收购拥有信阳毛尖茶海外经营权的信阳毛尖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2018年11月,中国天长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信阳毛尖集团有限公司”。
香港联交所官网显示,信阳毛尖已发布多份更名公告
2020年3月,信阳毛尖在公告中提出将公司名称变更为“中国新经济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但未成功。 2021年2月16日,信阳毛尖欲更名为“中国国龙茅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立即引发市场热议。
当时,有市场声音认为,信阳毛尖与茅台没有业务往来,却想借用A股股王茅台的名义,有乘茅台知名度之嫌。当时央视财经也发文称,更名并不是公司治理的“灵丹妙药”。质疑声中,信阳毛尖股价在2021年2月17日一度上涨20%以上。
2021年2月22日,信阳毛尖发布公告,经公司反复考虑,为避免造成市场信息混乱和误解,决定将公司名称变更为“中国国龙酒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来将大力拓展葡萄酒产业。市场业务。
没想到,五个月后,即2021年7月,信阳毛尖拟更名为“中国天长化工”。公告提到,这是因为公司看到了煤化工产品继续涨价的机会。从4月11日发布的公告来看,更名已获得批准,新的股票简称和公司标志将于4月14日后实施。
热衷改名的信阳毛尖成“仙股”
主营业务不包括茶酒
仔细观察信阳毛尖的更名过程,红星资本局发现,其业务方向也随着更名而反复变化。
比如,这次更名为“中国天化”。在2021年7月的公告中表示,公司未来将利用好自身优势,重新聚焦化工业务的发展。
这样的字眼在公司更名为“信阳毛尖”时也出现过。 2018年7月13日,据大河报报道,在宣布更名为“信阳毛尖集团有限公司”的新闻发布会上,其董事长陈宇表示,五年来,中国天长化工集团受化工市场低迷影响。董事会相信中国茶叶业务未来将成为集团主要收入及利润来源之一,因此建议将公司现名称更改为“信阳毛尖集团有限公司”。以配合集团未来的发展。公司希望实现绿色发展转型。
此前,在拟更名为“中国国龙茅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时,该公司在公告中提到“白酒收入将成为公司的主要收入”。
红星资本局审阅了信阳毛尖的财务报告,发现其业务板块确实包含酒类销售。 2020年,信阳毛尖酒类销售板块收入为6900万元,约占全年收入的30%。
信阳毛尖在财报中表示,“自2018年以来,集团积极探索商机。自2015年以来的五年间,中国酒类市场保持了5%至7.1%的快速增长。截至12月31日, 2019 截至2020年,中国酒类市场年收入为5,620亿元,因此,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酒类市场预计将稳步增长,集团抓住巨大的市场机遇,通过销售扩大饮料部门2020年底喝酒。”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2020年年报中仍有饮料业务,但到2021年该业务已经消失。
2021年中报中,信阳毛尖主营业务不再包括饮料业务
3月24日,信阳毛尖发布2021年半年度报告。公司2021年7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实现营业收入2.99亿港元,同比增长34.16%;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630.6万港元。同比扭亏为盈,去年同期亏损7280.5万港元,每股基本盈利0.0037港元。
从财报中可以看出,信阳毛尖的主营业务目前涉及热能电力、电石、建筑服务三大部分。热能、电力、电石收入分别占公司总收入的51.22%和48.78%,而建筑服务收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此外,信阳毛尖的股价也持续暴跌,2021年跌幅超过61%,今年又跌幅23.21%。截至4月13日收盘,信阳毛尖报每股0.086港元,成为总市值2.29亿港元的“仙股”。
不止一家上市公司热衷更名
乘人气拉升股价并非“良方”
信阳毛尖并不是唯一一家热衷于更名的上市公司。据中新经纬统计,学大教育(000526.SZ)和*ST信谊(退市)改名次数最多,均达到7次;洛克控股(600696.SH)、启迪环境(000826.SZ))达到6倍,*ST基础(600515.SH)、*ST海创(600555.SH)、中兵宏建(600519.SZ)、*ST天首(600611) .SZ)、百川能源(600681.SH)、*ST昌东(000835.SZ)、华传媒控股(000607.SZ)、普罗普罗药业(000739.SZ)、中润资源(000506.SZ)等9家公司他们的名字也更频繁地改变。达到了5次。
值得一提的是,洛克股份的更名经历也与信阳毛尖如初相同。公开资料显示,ST Rock前身为浩盛(福建)有限公司,自2001年11月起,公司多次易手,主营业务和公司名称不断调整。其曾用名包括福建豪盛、力嘉股份、多伦股份。
2015年,P2P风靡一时,多伦实业更名为“Pitupip”,连续多日涨停。第四次更名,去掉了P2P,更名为“岩股”;第五次跨界白酒行业,更名为“上海贵酒”。
又如,宜安科技后来更名为“宝利来”,收购北京新联铁路后更名为“神州高铁”(000008.SZ);另一家上市公司天沃科技原名为“张化机”,主营业务为重工领域非标压力容器制造。收购游戏设备及账户交易平台5173后,更名为“天沃科技”。
频繁更名的背后,或许是上市公司试图通过知名度来博得市场关注。然而,仅仅依靠更名来拉高股价是不可能长久的。
央视财经评论员曾表示,上市公司更名的成本很低,可以瞬间成为热门话题,拉高股价。很容易成为一些投机取巧、“聪明”的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良方”。毕竟更名并不是完善和完善现代公司治理的关键。扎实做好公司主业优化工作,让良好的品牌形象在投资者心中扎根,才是治理上市公司的正道。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深交所发布了《关于变更公司名称的备忘录》,上交所发布了《上市公司证券简称变更业务指引》,均为公司更名提供了相应的规范和指引。上市公司更名。
例如,规定:“上市公司未变更名称、调整经营范围、修改公司章程;新业务尚未取得营业收入;新业务已取得营业收入,但相关营业收入占公司最近一个经审计会计年度营业收入的比例低于30%的,原则上不得作为证券简称。
红星新闻记者于耀强亚贤
主编任志江
(下载红星新闻并提交报道即可赢取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