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之交,中国和日本几乎同时走上了西化改革的强国之路。彼此有同情心,有合作意愿,但也常常互相争夺利益。
但令人惊讶的是,后者居然在更短的时间内取得了阶段性的领先,甚至在看似完全弱势的茶叶贸易领域实现了逆袭。
茶马古道与本土培植
陆羽《茶经》出现于晚唐并非偶然
早在隋唐时期,茶叶种植就从四川和云贵高原向外传播,并逐渐在南方各省立足。许多达官贵人纷纷消费茶品,由此产生了陆羽的《茶经》,为以后的饮茶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后,国内外贸易的不断发展,茶叶逐渐走向世界。例如,以乳制品和肉类为主食的游牧民族热衷于用茶来补充维生素。这种影响在当时并不明显,很容易被掩埋在丝绸、酒、唐三彩、乌兹钢、毛皮等琳琅满目的商品中。这是因为唐代的茶叶种植刚刚起步,远不具备后世巨大的生产能力优势。其次,受众相对有限。对此疯狂的除了国内的高级士大夫之外,就只有少数邻国的贵族了。另外,茶树在北方很多省份都不适合种植,因此很容易被胡风盛行的边境地区的家庭忽视。
早期的茶叶出口主要是为了换取游牧群体的马匹。
直到北宋完成部分统一,茶叶出口才成为极其重要的外汇和外交手段。首先,是因为五朝时期,许多南方国家试图推广外国产品,开发早期市场。例如,四川前蜀/后蜀政权很乐意将相关产品输送到青海、大理等地,而东南部的吴越则通过海路将茶叶输送到辽国。即使是马楚、南唐这样完全孤立的列强,也有定期向中原王朝进贡的习惯,以保证茶叶的供应不被中断。于是,原始的茶马古道在北宋时期就已形成。在朝廷的组织下,许多商人将茶叶运往边境地区,换取马匹来支援军需。到了南宋与金国对峙时,这条商路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几乎成为南方骑兵引进坐骑的唯一通道。直到明代官方的强力干预,茶马古道才因定价不合理而几近破产边缘。
与此同时,茶叶种植在日本东部迅速扩张。公元8世纪,一批光荣回国的唐朝使者将相关文化带回了日本。后来,弘扬佛教的僧侣和其他外交官陆续将不同的茶树品种带回岛上播种。与西北商道另一端的牧区不同,日本早期的茶叶种植几乎与中国同步。当蛮族首领热衷于收集发酵普洱茶砖时,远道而来的帝王将相、皇室成员则直接饮用新鲜的绿茶。
回唐使节将茶叶和茶树种子带回日本。
当然,造成这种差异的重要因素主要是运输和保存的难度。由于茶叶容易受潮和发霉,在长途贸易途中经常会变质。于是,经过发酵、干燥、压榨、烘焙等步骤,就制成了今天大家耳熟能详、甚至引起金融雷暴的砖茶。而日本则受益于气候优势,几乎从一开始就走上了修身之路。因此,没有必要接受口味完全不同的砖茶,即使长期与中国断绝联系,也不必担心供应减少。公元12世纪,日本永西人写了《食茶养生》一书,彻底确立了茶在日本的文化地位。
另一方面,早已接受了砖茶口味的蒙古人,在欧亚大陆上疯狂扩张。短短几代人的时间,他们就把饮茶习惯从远东带到了阿富汗、波斯等中亚地区,进而影响了土耳其、格鲁吉亚和俄罗斯。由于依赖进口成本太高,上述地区的贵族集团曾多次尝试引进茶树种植。但那里的气候与中国南方明显不同,不能像日本那样轻易复制。即使小种植园试验成功,茶砖仍需进口以满足消费需求。
砖茶文化主要由蒙古族传承
东印度公司的茶叶垄断
荷兰东印度公司在茶叶西传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公元16世纪,大航海时代的开启,让大批西方人成功到达东方。由于他们从来没有喝茶的习惯,他们早期的大部分经历都花在了摆弄香料、丝绸和贵金属等硬通货上。直到1610年荷兰人建立东印度公司,才首次尝试将茶叶运往欧洲。由于对这种神秘植物缺乏了解,一度将其作为某种珍贵药材出售,后来尝试了其他处理方法。甚至还有伪科学传言称直接泡水有害健康、中毒。
即便如此,这种稀缺的茶叶在欧洲仍然具有很高的价格。 1684年,当东印度公司同时与中国和日本接触时,享受完全免税政策的茶叶价格仍高达每磅80荷兰盾。通常由广州、长崎等港口的商船运输至南洋群岛的万丹,然后沿马六甲、锡兰、好望角航线返回欧洲。受此影响,法国人在1638年引入了茶,英国人也在1645年开始喝茶,德国人又等了五年才逐渐了解。当然,他们没有人将这种昂贵的东方植物与俄罗斯砖茶联系起来。
荷兰人的商业经营让茶叶进入了欧洲上流社会
到了1694年,在东印度公司的努力下,茶叶终于成为欧洲流行的商品。首先是一篇著名的学术论文《茶、咖啡和巧克力》,极力主张喝茶有延年益寿、提神醒脑等好处,彻底打消了各国对茶的最后顾虑。随后,茶很快在贵族聚集的上流社会流行起来,在府邸中出现了许多茶室。最后,阿姆斯特丹作为金融商业中心,及时跟进,开设了专门的期货投资拍卖市场。这一操作不仅震惊了原产国,还引来了其他竞争对手的疯狂挤压。
此时投资东印度公司的欧洲列强还包括葡萄牙、西班牙、法国、英国、丹麦等新老列强。他们要么有对华直接采购渠道,要么有相当发达的欧洲倾销网络,因此很乐意从荷兰奸商手中分一杯羹。例如,葡萄牙人希望通过澳门租约采购茶叶,马尼拉的西班牙人则频繁到厦门采购茶叶。至于丹麦人,他们只是与荷兰合作,充当他们在欧洲市场的分销伙伴。只有英国和法国处于劣势,在多方压力下不得不以更高的价格竞标,从而在自己的内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最终,大家争先恐后地出台反倾销法或者进口禁令,然后才取得了一定的抵制。
英国东印度公司运输茶叶的商船
讽刺的是,茶叶生产大国清朝却完全没有意识到茶叶引发的商战。由于王朝立足北方,他们一直对南方沿海地区的对外贸易持怀疑态度。同时,允许山西等地的内陆贸易商到茶叶产区低价收购,然后制成茶砖销往俄罗斯、中亚等地。至于沿海港口供应不足的情况,完全被收入的增长所掩盖。例如,在18世纪,崛起的英国每年在茶叶上花费80.6万两白银。到了19世纪初,这个数字飙升至每年561.7万两!尽管他们能够击败荷兰的老对手,但他们却无法应对成本问题。因为只要不大量货物被卷走,多余的东西很快就会被其他欧洲商人吸收。
对此,清朝始终是后知后觉,不准备增加部分产量来满足市场。只是基于物以稀为贵的原始嗅觉,和自古以来坐北朝南的本能,看着一种外来的野蛮人在你面前互相争斗。反正事情基本上都掌握在自己手里。你不买,别人就会买!
清代中前期,茶叶基本从广州出口。
鸦片战争后的剧变
《南京条约》的签订,促进了清朝茶叶对外贸易的迅速增长
公元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随着《南京条约》的签订而结束。满清天国形象出现严重裂痕,却意外地通过五口贸易,受益于贸易增长,脱贫致富。但对于获得更多贸易机会的西方商人来说,他们的采购环境并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善。
当时,仅英国每年就向清朝购买白银3000万两。其次,有美国、法国、俄罗斯等西方主要饮茶国的采购,交易场所也从广州扩散到厦门等南方港口。结果,当地茶商的产量难以跟上,迫使各国东印度公司进行错位竞争。比如红茶主要是英国富人买的,其他国家只能从他们那里买两次,或者买绿茶、岩茶充值。后来,连英国也觉得茶叶供应量太少,开始将茶树引进印度阿萨姆邦种植。
黑船事件让日本走向国际市场
在此背景下,后来开放的日本开始受到欧美各界的广泛关注。公元1853年,已经是绿茶消费大国的美国,派遣佩里准将巡游亚洲,用凶残的黑船迫使幕府放弃闭关制度。随后,英法俄三大强国也迅速跟进,很快意识到了这个乐园的可塑性。由于历史原因,当地有很多与中国相似的特产,包括生丝、瓷器,最重要的是茶叶。虽然有排外冲突、日本沦陷的动乱、西南战争等,但持续时间相对较短,明治维新很快就重回正轨。
相比之下,清朝在欧美买家眼中的问题却日益严重。首先,太平天国战争持续了十几年,几乎摧毁了南方所有的富裕地区。其次,还有非常恶劣的商业环境和商业文化。意识到茶叶的巨大价值,朝廷不断对其征收重税,通过欺骗、拐卖、内部竞争等手段迫使当地商人降低成本。结果,人们经常发现存在以次充好、偷窃商品的问题,而且根本不认为有任何改进的必要。
由于缺乏质量控制和诚信,清代茶叶的声誉每况愈下。
到19世纪末,印度阿萨姆邦的茶树移植实验获得成功,并依靠资金注入、科学管理、工业化生产和流通迅速扩大。很快,气候更加宜人的斯里兰卡也纷纷效仿,成为与阿萨姆邦齐名的世界级红茶产地。至此,英国人不再痴迷于从广州大量扫货,甚至直接将清朝产品竞逐出欧美市场。许多奸商察觉到风气的变化,只能以印度包装出售清代生产的茶叶,从而加速了中国茶叶声誉的崩塌。
另一方面,明治时代的日本积极从事绿茶种植,意在将清朝竞争对手赶出美国市场。它不仅严格控制茶叶质量,还效仿英国开发新的工业化生产线,以确保产量和效率能够跟上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他们甚至多次派出探险地图前往西方考察,以了解哪些口味的茶更容易受到当地人的喜爱。一来二去,那些原本想在广州、厦门采购绿茶的欧美国家,也将订单转移到了日本。
日本茶道在明治时代完成逆袭
最终,日本绿茶主导了庞大的美国市场,直到1941 年底太平洋战争结束。清代茶叶受到日本绿茶和英国红茶的联合打压,从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的宝座上跌落。
由此造成的巨大损失不仅体现在1898-1894年的甲午战争和庚子国难中,而且直接延伸到了中华民国。某些基本元素甚至保留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