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浙江安吉通过古茶树保护利用推动产业发展,古树发新芽,茶香传千家万户(古树的故事) ”,盛赞安吉白茶产业。在浙江省安吉县天荒坪镇大溪村,海拔800米的半山腰,茶树正抽出新芽,满山绿野。其中,一棵茶树被木栅栏保护着,显得格外显眼。当我上前查看时,发现这棵茶树高1.5米,树冠直径2米。明显比周围的普通茶树要大一些。前面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1000年”和“防护等级1”。安吉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推广研究员赖建红说,20世纪80年代,当地农业技术人员在大溪村横坑坞偶然发现了这棵古茶树。春茶芽叶玉白,茎脉微绿,夏秋新芽复绿,经鉴定与古书记载一致,是不可多得的名茶。次年,安吉县林业科学研究所技术人员从该树上砍下枝条,通过插条繁殖茶树品种白叶1号,开始了古茶树的保护性利用。现在安吉广泛种植的一棵茶树,就是源自这棵古茶树。”赖建红说。在谈到保护和培育的过程时,赖建红坦言其中的艰辛。该茶树种子繁殖后长出的茶树叶子是绿色的,没有继承母株白脉绿叶的特性。如果想要获得具有这种特性的茶树,就必须采用插条进行无性繁殖。 “品种选育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一代代接力。”赖建红说:“茶树的生长每年都需要精心管护,春季采茶后要修剪补肥,夏季抗旱护苗,冬季施足茶肥,保证生长。”每年春天,花蕾都粗壮而有力。”即使经过精心保护,这棵古茶树也遭遇了危机。 “2011年初,山上遭遇大雨大雪,这棵古茶树的枝叶被冻掉了2/3,几乎无法挽救。”76岁的潘春华说。大溪村四岁村民。村干部于红军告诉记者,县里把这棵古茶树的日常管理维护工作交给了村里,潘春华主动出击,一干就是30多年。潘春花说,以前她最担心下雨天,因为从山上流下来的雨水会把半山上的古茶树泡在水里,树根很容易腐烂。如果出现极端天气,损害可能会更加严重。后来,各县、乡镇、村庄筹集专项资金修筑沟渠,缓解排水问题,并专门修建旅游步道和观光平台,方便游客上山观赏。如今,潘春花的手机时不时就会收到“安吉白茶气象服务特惠”短信。这是安吉县气象局和县农业农村局为茶叶种植、生产、销售提供的全产业链气象服务。有了天气信息作为参考,她在古茶树的日常保护中轻松多了。 “去年冬天下了几场大雪,得益于短信及时提醒,我们提前做好准备,搭建了挡风挡雪的简易棚,让古茶树顺利过冬。”潘春华说。清晨,茶园笼罩在薄雾中。以上图片均由潘学康拍摄(人民视觉) 安吉白茶产业越来越大,效益越来越好。安吉县推出了一系列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确保安吉白茶品质。 ——严格控制种植面积,不允许破坏。林间种茶不准占用基本耕地种植茶叶,不准在不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种茶……”有时候很难想象,安吉最具特色的地方之一工业是从一棵古老的茶树发展而来的。
”赖建红说,现在,安吉茶园面积20.06万亩,产值35.88亿元,全县农民人均增收近万元。采摘季节,数十万采茶客云集安吉,热闹非凡。已成为当地独特的风景,吸引了众多游客。如今,白叶一号茶苗已从安吉种植到湖南古丈、四川青川、贵州普安、沿河、雷山等地。2018年以来,安吉已陆续向乡村捐赠白叶茶3670万株。三省五县,一号茶苗成就了“一叶富天下”的故事茶树一般为山茶科山茶科乔木、小乔木或灌木,叶形茶树原产于中国,已被世界60多个国家引种栽培,茶树的生长需要适宜的阳光、温度、地形和水分,需要厚实的土壤地层、地下水位低、土壤肥力高来源:人民日报若涉及版权如有疑问请联系删除
今日《人民日报》点赞安吉白茶!
今天,《人民日报》刊发文章《浙江安吉以古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品茶蛰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inchazhe.com/756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