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夫茶流行的闽南、粤东和台湾省,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一套雅致的工夫茶茶具,许多家庭还在多贝格展示工夫茶茶具。看来除了泡好茶的实用性,功夫茶具也是一个优雅的房间装饰品。
茶具包括四宝:陈梦壶、欧若尘、玉书和红泥炉。正宗的陈梦冲罐是一种用宜兴紫砂陶器制成的小茶壶。台湾著名历史学家连横的《茗谈》中说:台湾人品茶,壶必是陈梦。明代江苏宜兴紫砂壶名家,姓惠,专精小壶。这种小壶泡茶时,色香味俱全,经久耐用。即使在空壶里注入开水,也有茶味,盛夏的隔夜茶也不容易变质。茶壶耐热,冬天注入开水,不会有爆裂的危险。另外传热慢,用的时候不烫手,用的时间越长越有光泽,看起来古色古香。
在闽南、粤东和台湾,人们常说金玉有价,陈梦无价。丢失或损坏一个古老的陈梦壶会让爱喝茶的人非常难过。根据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个老茶人每天晚上必须和陈梦一起泡工夫茶才能入睡。一天晚上,他喝完茶吹完灯就睡觉了。他不小心碰到了茶几的盖子。黑暗中,他只听到砰的一声。他预料到茶几的盖子被打破了,难过得翻来覆去睡不着。他想,既然锅盖被打破了,让无头锅更加难过,他干脆起身,摸摸锅身,把它扔出窗外。第二天,老茶人无精打采地穿鞋时,意外发现壶盖完好无损地躺在鞋里。他后悔了,喃喃自语:壶身扔了。留着盖子有什么用?然后锅盖被打破了。从那以后,他因焦虑而病倒,不久谢就回来了。虽然这是一个传说,但可以看出茶人对陈梦罐的珍惜。积存在陈梦壶中的茶锈,往往是茶迷们炫耀自己茶龄之长的实物见证。在过去,大家族娶女人,其中一些人用顶级陈梦作为高档嫁妆。如今,古色古香的陈梦充斥市场,但茶人推崇其名,仍对其情有独钟。
与并称为茶具双壁的是欧若尘。这是一种薄瓷杯,薄如纸,白如雪,小巧玲珑,酷似半个乒乓球和一个微型饭碗。三个小杯子可以叠在嘴里不露痕迹。古代正宗的若尘茶瓯产于江西景德镇,杯底有若尘收藏字样。现在因为稀有,反而被一些著名的瓷厂制作。这种茶欧外围习惯画山水花卉,有的还写能清心清月的回文。每个杯子只能装七八毫升的茶汤,因为工夫茶多是休闲饮用,而不仅仅是解渴。通常茶盘上只有三个小杯子,呈大头针形状。这大概就是当地谚语茶,三杯四杯的结果。
喝工夫茶对水甚至壶的选择都是相当严格的,因为金属壶烧出来的水大多有杂味,而粤东烧制的薄瓷壶玉书不仅没有这些缺点而且保温性好,冬天长时间离炉后水温依然不低,长时间使用也不容易结垢。水壶的容量只能泡一壶茶,也就是从烫杯到泡一次茶,水就差不多了。水快烧开的时候,小盖子被蒸汽一甩,好像在说:可以泡茶了!本来泡茶时间不宜过热,蟹眼(初煮)合适,而玉书方便把握水温。为什么叫玉书?相传古代有个工匠设计出这种壶后,一时想不出好名字
功夫四宝茶具最后一件红泥炉,选用粤东优质高岭土,高一尺多,炉芯深而小,内有木炭,可使火候均匀,节省木炭。小炉子有门有盖,茶人喜欢用橄榄仁做燃料,热乎乎的,没有杂味。这种炉子通风性能好,水溢到火里仍然燃烧,炉子不开裂。有的炉门配有茶对联,如煮三江水;喝五岳茶、茶炉汤邀食客;明祥生把睡魔送去了,看起来素雅。功夫茶爱好者爱茶胜过爱茶具。他们有的游山玩水,有的出差在外,却要带着文房四宝,可谓形影不离。由此可见他们的痴情。海峡两岸品尝工夫茶的时尚经久不衰,客观上促进了中国陶瓷业的发展。古朴精致的功夫茶具文房四宝也成为陶瓷发展史最好最完美的实物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