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蛰 红茶 英德红茶 世界上最香的四种红茶

英德红茶 世界上最香的四种红茶

英德红茶世界四大高香红茶

英德红茶世界四大高香红茶

英德红茶被誉为“中国红茶的后起之秀,中国红茶之花”。是广东省英德市的特产,是中国国家地理的标志性产品。近年来最受关注,荣获国际食品金奖、国际博览会金奖、国家银奖、各部委一等奖、优秀奖36次。许多专家认为,英德红茶可以与大吉岭红茶、锡兰红茶、祁门红茶并驾齐驱,跻身“世界四大高香红茶”之列。英德市也凭借英德红茶被誉为广东省著名的红茶之乡。

乍一看,英德市似乎是茶城中真正的新贵。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认真来说,英德在茶界可以算是一家。英国和德国种植茶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200多年前的唐朝。

陆羽曾在《茶经》中写道:“饮茶人,南方的贾母.出生于福州,建州,韶州,象州.经常得到,口感极佳。唐代邵州的行政区域包括今天的英德。”据国家茶产业技术体系科学家陈栋研究员研究,明代以前广东产茶县有11个。明代产茶县70个;鸦片战争后发展为84个产茶县,英德无论在哪个时期都是广东重点产茶县。

据史料记载,明代英德所产茶叶为朝廷贡品,清代英德县茶叶种植遍布四乡。据他考证,英德还是2000多年丝绸茶路的重要节点,岭南茶路的要道,重要的茶叶出口基地。英德地处“入粤要道”。无论广东的中央商埠在徐闻还是广州,英德都是中国茶叶的重要中转站。

1956年在广东省农林厅总工程师罗干彦教授的主持下,英德茶场诞生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新型茶园,首次成功引种云南大叶种。1959年,第一批英德红碎茶问世。在当时出口创汇的经济需求驱动下,英德碎红茶在20世纪60年代广泛投入国外市场,以其独特的鲜浓风格和堪比印度、斯里兰卡红茶的优良品质享誉海内外。

当时按照香港市场的说法,英德红茶色泽黑红,存放时间长了不易变色。消费者的评价比锡兰茶好。因此,当时英德红茶年产量为4000多吨,远销西欧、北美、大洋洲、中东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闻名中外,成为中国大叶种碎茶第二套出口的重要支柱,也成为中国碎红茶的出口商品基地。

英德红茶具有浓(厚)、浓(浓)、鲜(凉)的品质风格,尤其是那种秋茶的天然花香显得弥足珍贵。特别是加了糖和牛奶后,汤色姜黄瑰丽,味道香甜清新。1963年,英德碎茶FOP被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一次宴会上用来招待贵宾,备受推崇和推崇。据香港东方日报1996年9月19日报道,英德红茶作为一种高级红茶,已被英国定为皇家茶。

法道道不平坦。

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英国和德国的茶叶在19世纪上半叶盛极一时,后因战乱不断和出口受阻而逐渐萎缩。到20世纪初,茶园荒芜,茶业凋零,茶叶贸易几乎消失.建国前夕,英德的茶叶生产已经到了“若无其事”的境地。据有关资料记载,到1950年,全县茶园面积只有30公顷,茶叶产量只有3吨(3000斤)。

1951年夏,广东省英德农场的成立揭开了历史新的一页

自1960年以来,英德红茶以其优良的品质闻名中外。中茶广东茶叶进出口公司的贺电称:“1959年,茶叶产品经苏联和国内茶叶专家评定,已达到国际高档茶叶水平,提高了祖国传统出口商品的声誉。同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1960)064号函称:“英德红茶品质外观色泽黑嫩,汤色鲜红,滋味醇厚甘甜,回味祁门红茶鲜甜,香气纯正,叶底明亮,与滇红(云南红茶)相比独具一格。

1962年,英德茶园种植面积增加到2万亩。同时在梅村、仙桥、龙头营建了4个茶叶加工厂。茶叶产量逐年增加,农场初具规模。

1964年3月14日,时任中南局第一书记、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铸经英德到阳山视察。在路上,他看到了英德对茶叶生长的兴趣。他马上取消了去阳山的行程,改走坑口嘴的路线。看到眼前的生机勃勃,他非常高兴,与同行副书记李义清同志商量,决定成立中南茶叶科学研究所(原广东英德茶叶实验站)、广东茶叶技术学校,并将广东地方国营英德新生联合企业公司更名为广东英德茶场,并给予公司10万元资金支持。陶铸还写了“广东英德茶场七个大字”

1959年,广东省农业厅在英德成立,广东省茶叶试验站老一辈茶叶专家(罗任站长、主任)开始研究茶叶的品种选择、茶树栽培、茶叶加工、茶叶病虫害防治、茶叶生理生化、茶叶气象等方面,特别是引进云南大叶种和栽培技术。

1961年,为了培育适合虹影发展的优良茶树品种,专家们从1956年引进的云南大叶种变异茶树中选出20多株单株,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红茶品种选育之路。可谓“眼识英九”。当时,李启南、李廷强等专家发现其中一株编号为“虹影17号”的茶树具有优良的生长性状,并于1964年将其命名为“虹影9号”。从此开始了从单株育种到配套种植、技术生产的全方位技术。

1965年至1968年,广东英德茶叶实验站更名为中南茶叶研究所,继续对虹影9号单株进行观察研究,并建立了母本园。从1968年到1972年,研究工作因故中止。直到1973年,中南茶叶研究所正式改组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虹影9号的育种才得以重启。

1975-1977年,在省农业厅方等人的资助下,进行了单株性状和生化指标的测定。1982年,在李家祥等人的主持下,正式进行了产品对比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1988年,在省农业厅方、的指导和推广下,“9号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良种审定,在审定书上用铿锵有力的笔字写道:“经品比试验和生产鉴定,该品种品质优良,产量高。发芽早,生长期长,发芽密度中等,属于重芽乔木型大叶种,适宜制作红茶,可在亚热带和热带红茶区种植。

随着外贸体制改革,碎红茶出口补贴已经取消。90年代以后,种植加工碎红茶的热情逐渐降低,英德红茶的口碑也逐渐下降。广东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的科学家开始大规模示范推广这种“虹影9号”。

经过广东省茶叶研究所多年的试验和实践,虹影9号品种已能开发出一系列优质产品。1985-1990年,齐康彪、方华春等人利用虹影9号成功创造了广东名茶“黄金茶”和“大银茶”。1991年九“金毫茶”在首届广东名茶质量大赛中荣获黑茶冠军,1992年在首届中国农博会上荣获金奖。目前虹影九号红茶按照嫩度和季节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金毛、金毛、金英红和虹影九号,金毛原料以单芽为主,金毛原料以一芽一叶为主,金英红原料为当年4月31日前采摘的一芽二叶,虹影九号原料以一芽二叶为主。

进入21世纪,在广东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和英德市市政府的指导和推动下,“虹影9号”带动了英德红茶的第二次辉煌,实现了从大叶群到高端无性系红茶品种的华丽转身,也实现了一个品种带动整个广东红茶的神话。目前,英德有8万多亩茶园。2015年茶叶总产量4000吨,茶叶总产量达到15亿元。2016年,英德红茶品牌价值达到14.54亿元。从一个小小的广东地方茶树品种,引进新的茶树品种,到不断的改良和推广,到今天享誉世界的虹影。英德红茶的历史,就是每一代茶人大胆探索,不断改革创新的历史!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品茶蛰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inchazhe.com/79002.html

作者: 红茶砖家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592-66621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pin@pinchazh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