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以前的茶贵如金,这是茶友间流行的一句话。每年清明节前后,明前茶成为茶客的座上宾,通常价格不菲,尤其是西湖龙井。
今年明前茶已陆续上市。年初的寒冬和三月初的严寒天气冻伤了许多芽头;此外,采摘季的阴雨天气使得茶树长得更快,采摘速度跟不上,制作难度更大。所以今年明前茶遭遇减产,价格攀升,普遍在200元左右的400元/斤,部分高端明前茶起步价2400元/斤。3月下旬,第一批正宗西湖龙井运往上海销售,价格为7800元/斤,与去年零售价持平。西湖龙井的高级价格高达14000元、20000元/斤。
《金陵晚报》曾报道,在2012年3月的一次慈善拍卖中,500克西湖龙井头茶创下了18万元的天价,比当时每斤16.8万元的黄金市场价还要贵。
明天之前的茶总是这么贵吗?明天之前的茶那么贵有什么原因吗?
魏晋:茶不追求早,它是高尚精神生活的象征。
在饮茶开始兴盛的魏晋时期,人们还没有春茶贵的概念。采茶的主要时间也不在春季,晋代杜聿所写的《荈赋》中明确提到:月仅初秋,农贡献少林。当你和我一起旅行时,你在寻找什么。标题除了直接点出初秋,也是相当耐人寻味。03010里有句话:易,茶前辈。晋代文学家、博物学家郭璞也认为,茶宜早,茶宜晚,或一日。
秋茶的采摘,说明当时的茶叶并不追求早。这可能也和当时品茶的方式有直接关系。《玉篇草部》记载京巴采摘树叶做饼,饼是米糊做的。如果要煮茶,先搅拌使其变红,然后放入瓷器中,盖上汤,用葱、姜、橘子搅拌。说明当时的茶大多是粗老叶,还得配其他佐料煮。难怪当时有人把喝茶叫做水(诶,吃苦耐劳)。
既然茶的味道如此令人费解,为什么魏晋会有饮茶之风?从汉代开始,文献中开始出现以驱邪为目的的汤剂类药材,而茶也因其药用功能,在南朝陶弘景《广雅》中以苦药的名称出现。人们认为它可以帮助人们放松心情,益气,保持清醒,变得年轻和衰老。从上面提到的葱、姜、橙的用法可以看出,当时的茶和汤的烹调和饮用方法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此外,记载饮茶功效的也不少见,如强身健体、悦志明目等。《神农本草经》直接记录苦茶很久的通灵功能。似乎当时的人们对茶作为药汤寄予了很大的希望,认为它不仅可以治愈身体,还可以通过喝茶达到道家养生的最高境界。
此外,随着玄学的兴起,茶作为一种不含酒精的饮料,被赋予了性节俭的象征。东晋右大臣桓温说:他勤俭持家,每席只上七杯,茶果杂陈。当时还有一个有名的大臣叫路娜,他招待当时的宰相谢安,谢安到他家做客,不过只是喝茶。节俭不仅仅是因为节俭,更重要的是约束和限制自己的意义。段玉裁注:约,束也;节俭,不敢浪费。也就是说,小人专横的时候,君子要自律。
在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茶作为一种草药汤,在融合了道教和佛教的思想后,在汤药范畴中脱颖而出,被上层社会赋予了养生、节俭和通灵的象征,成为区别于其他汤药的嗜好饮品。
从此,茶获得了祭祀的合法性,成为国家祭祀仪式中不可或缺的祭品。在这一时期,茶是贵族精神生活的象征,也是贵族建立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区别于其他阶层的象征。
唐宋:皇帝下令在立春之后制作贡茶,明朝之前的茶就出现了。
大唐贡茶馆。